

操练现场奥运冠军领做广播操 今起本市全面推广工间操
本报讯(记者杜新达)今天上午10时,劳动国民文化宫太庙广场前,随着市委常委梁伟和副市长刘敬民共同将一台1962年生产的“飞乐”牌老式收音机的旋钮开启,FM102.5兆赫中熟悉响亮的第八套广播体操的口令响彻广场上空,曾被人们一度淡忘的众人齐做广播体操的场景在太庙广场得以重现:在奥运冠军李宁、杨凌、董炯和全国劳模李素丽等人的带领下,来自全市50家单位的近3000名职工动作标准、整齐划一,广播体操从头到尾一气呵成。
今天上午的展演运动同时拉开了首都职工示范推广工间操宣传周的序幕,工间操将在全市各企业、单位的400万名职工中全面推广,市总工会同时向全市职工发出“工间做操三十分,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倡议。
记者在展演现场看到,数千名身着统一T恤和运动裤的职工在太庙广场整齐列队,广场周边抖空竹、健身太极、踢毽等情势多样的群众健身运动令人眼花纷乱。广播操展演前,全方位健身操、组合工间操和经络健身操三组“新生代”工间操的登场亮相给人们带来活力和清新的感到。全方位健身操节拍跃动、富有动感;瑜伽操、坐式太极、花棍操、跳绳、踢毽等组合花样翻新。
操练特写
大喇叭播放着跃动的旋律,同事们一起在院子里做工间操,这样的场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度盛况空前。在沉静了多年之后,工间操“复兴”的号角再次在北京吹响,昨天,记者来到了多年来一直保持做工间操的几家单位体验了一番。
“做了几年操,请病假的少了20%”
昨天早上9点,尚未开门的北京西单商场,几百名员工站在柜台间的过道里,伴着熟悉的音乐,做起了第八套广播体操。“一二三四……”51岁的石玉根一丝不苟地做着每个动作。广播体操的音乐已在西单商场响了16年,“每天两遍工间操,每次短短8分钟,会转变人的精力面貌,也能进步工作效率。”
刚刚学习工间操的时候,运发动出生的石玉根认为广播操运动量并不大,伸伸胳膊踢踢腿的,轻描淡写两下子就过去了。后来才觉着要规范地做,还真是件比较吃力的事儿。“学的时候教练一节一节、一个节拍一个节拍地给我们抠动作。”动作练熟悉了,石玉根对着镜子做了一遍,“真的是脱胎换骨的感到。”
“16年时间,有1500多名员工一直做操到退休。”一次,一个身材较胖的同事坚决要去减肥,原因是他做操时腰总是哈不下去,“大家都在柜台旁做操,他的动作不标准,就觉着不好意思。工间操只是一种手段,目标就是让大家能够爱护健康。”
在石玉根的记忆里,工间操推行了几年后,员工请病假的人数少了20%,“商场以前有个医务室,做工间操几年之后,医务室也撤了。”石玉根认为,工间操,是一项简略、轻松、短时间可以达到很好放松后果的运动,能帮助练习者预防或减轻酸痛的症状,摆脱“亚健康”状态。
“心态轻松了,疲惫也不见了”
昨天下午4点,“做操了!”耿涛的办公室被同事敲响,她马上挂掉电话,冲向工作平台,北京移动南区分公司的平台上响起了第八套广播体操的音乐。
37岁的耿涛用“丰腴”来形容自己,今年4月1日,久未锤炼的耿涛在公司听到了熟悉的音乐,当时心里还挺激动的。从那时起,她保持跟着音乐每天上午10点、下午4点做两次操,每次做两遍。现在耿涛双手向下一撑,手掌已经能够到地面。3个多月前,耿涛的同事在团购“背背佳”,用它来舒缓背部和颈部痛疼,“天天坐着,人不自觉地就佝偻了。”做操两个月后,耿涛发明同事的背背佳不见了,“同事说摘下去了,一是戴着不舒服,二是做了工间操颈椎、后背都能得到锤炼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