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son Martin Margiela
在这个Facebook 横行的时代,Maison Martin Margiela 依然保持着与品牌的开创人、比利时人Martin Margiela 如出一辙的匿名文化。
Maison Martin Margiela 的成员简直就是外星人。他们是一个神秘的族群,大都生于1970 年代以后,穿着白大褂,在一切家具、内饰都是白色的巴黎总部工作着。他们只通过Email 与外界沟通,主语一概是“我们”,说着诸如“精华在于,我们的团队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浮现的Maison Martin Margiela,就代表了Maison Martin Margiela 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种谁也听不懂的话。
这些故作古怪的人,掌控着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 Marc Jacobs曾经把Martin Margiela 与川久保玲一起列为对他影响最大的设计师。当被时尚评论家Suzy Menkes 责备公然抄袭二者时,Marc Jacobs 回击道:“任何一个意识到现代社会的生活面貌的人,都无法避开这两位设计师的影响。”
Maison Martin Margiela 颠覆了现代时尚的守则,他们把垫肩缝在晚装上,把旧的古董裙改革成新的……这些都为品牌博得了宏大的名誉,成为富有思想的女性钟爱的品牌。但是,Margiela 并不是给严正知识分子的衣服。他的衣服有着颠覆性的滑头(想想那些用金色假发或者红色圣诞装饰彩条制成的外套吧),也有令人不安的部分,比如其标记性的分趾靴。但是,这些实验性作品的背后,是以坚实的实用主义为基础的。如果你需要一件称心如意的针织衫,一件剪裁完善的外套,或者一件比普通T恤更易搭配的打褶T 恤,那么Margiela就是你的首选品牌。
今年秋季的秀场上到处都是向Margiela 致敬的作品。Stella McCartney热情拥戴简约剪裁,Chlo 也借用了Margiela 的美学。如果询问MaisonMartin Margiela 的工作人员,为什么这个22 年的时装品牌有着如此宏大的影响力,他们说:“我们不爱好定义自己的作品,然后把定义丢给你们。”在这个Facebook 横行的时代,Maison MartinMargiela 依然保持着与品牌的开创人、比利时人Martin Margiela 如出一辙的匿名文化。Martin Margiela 是时尚界最难以捉摸的人物,他从不拍照或接收采访,并在去年离开了自己一手创立的品牌, 把它交给了Renzo Rosso(Diesel的老板,2002 年收购了Maison MartinMargiela)。
面临这样的变动,别的品牌可能会陷入崩溃边沿,但是Maison MartinMargiela 并非建立在个人之上的品牌,“Maison 的一切都经由团队之手,我们的意图是完整的,这让我们保持真实。”Margiela 的工作人员回信说道。他们对Martin Margiela 的离去所流露的情感极少,仿佛蜂巢里的一只工蜂。基于如此这般非传统的工作情势之上,MaisonMartin Margiela 的衣服非常实穿,品牌也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就像团队所说:“当你忘记自己在穿一件Margiela 的衣服,并且感到很不错的时候,你就会心识到自己是一个Margiela 女人。”
伦敦人有多时兴?
伦敦, 这座出生了Alexa Chung和Daisy Lowe、Mark Ronson 和PeteDoherty 的城市,是否就如近几年的Burberry 广告一样,到处是蹦蹦跳跳的迷人“少男少女”?我带着这样的疑问开端了我的第一次英伦之旅。
初来乍到,在对当红夜店和小文艺汇集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最直接懂得当地“fashion scene”的方法自然还是购物。第一站去了大名鼎鼎的BondStreet。五分钟内我便意识到自己来错了处所,因为走完半条街都没看到一个高水准的时兴人士(也许是我去的时间不对),除却和男超模David Gandy 在Louis Vuitton 新店门口擦肩而过的一瞬间外,触目可及之处尽是庸俗的疑似足球明星太太党。不远处的Dover StreetMarket 则是另一个极端,一屋子打扮得过于谨慎的狂热时装爱好者全无轻松血拼之感,反而像是来向川久保玲朝圣的。我只得另觅方向,去年轻人较多的Oxford Circus 看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