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对森女有着由表及里的过细注解。首先,这个新门派是一个非常自我的群体,她们不太在乎这个世界毕竟变成了什么样,将会变成什么样,更像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森女的小世界由一部相机全权撑起,她们只通过这部相机看世界(多时兴啊,时尚圈的现状不也正是如此?)。除了必备的相机,森女的打扮也自觉地遵照各色的金科玉律,她们像刘德华的梦中情人一样,只留柔顺的长发;绝不盲目寻求名牌(著名气的名牌);必定要化透明无痕的裸妆;拥有几条棉布长裙,最好是民族风的;只接收环保面料和天然颜料的染色印花;更偏向于球鞋、木屐和平底布鞋……
爱矫情爱自由爱拍照 请称呼我们“森女”
你确定有点儿恍惚。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伍迪斯托克”草坪上那些打赤脚的花朵女孩又回来了?如果从穿衣趣味的角度上来讲,的确是这样的。森女和早期的嬉皮作风有很多交集。乍看之下,花朵女孩简直就是森女作风试图还原的原型。而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有理论支撑。1967年,Montery Pop Festival的宣传曲中Scott Mckenzie唱道:If you are going to San Francisco,be sure to wear some flowers in your hair。这首自由之歌后来在“布拉格之春”中广泛传唱,而彼时,嬉皮风潮正是愈演愈烈,象征返璞归真和自然的“花朵”(头饰或者头巾、衣裙上的印花)则成为嬉皮士身上最不可或缺的Logo。而时隔40年之后,在日本作家高木友美的小说《嫩芽》中又呈现了极其类似的描写,身为森女的主人公莉美,“穿着一袭染着碎花的白色及踝长裙,类似的长裙挤满了她的衣橱,即便是冬天,她也不愿意让那些花朵凋零。”这样的描写与前面的歌词如出一辙。
不但如此,在某些意识形态上嬉皮士也与如今的森女存在着共通点。比如,二者都是崇尚自然、舒适、返璞归真的卫士;生活态度随遇而安;热爱流浪;排挤花费主义;寻求简略、直接的处世态度。70年代,嬉皮士还是保卫自然环境最大的一股社会力量,在反战运动如火如荼之际,环保运动也蓄势待发。有机食品大行其道、天然材质的面料风靡一时、抵制皮草、二手衫首次成了时兴货……这一切,不是在今日的社会中又开端一一重现?只不过它换了一个新的名号——低碳。而事实上,低碳生活也正是森女最为核心的生活要义。
著名的奢侈品百货公司Barneys的经理Breward也认为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社会风气和主流情感与1960年代至1970年代有着类似之处。“回想一下70年代的环保运动和另类的生活方法吧,那个时代的革命现在正惊人地重演。”
物极必反 初见端倪
爱矫情爱自由爱拍照 请称呼我们“森女”
当然,如果你足够仔细就会发明全部2010年春夏的时尚圈已经开端弥漫在一股森女的气氛里了。清新的田园和质朴的乡村作风被设计师不约而同地拿来诠释,你曾经见到过Chanel和Bottega Venata像今天一样不遗余力地返璞归真吗?Valentino和Yves Saint Laurent也几乎从未尝试过今天可爱天真的草莓刺绣和纯白长裙。Louis Vuitton和MiuMiu虽然表面上和森女气质没什么关系,但事实上也年轻得一塌糊涂,完整抛弃了那种板起脸孔、强势逼人的气场。至于Celine和Chloé,越发的柔美简略起来,那演绎的恰是今日大势所趋的自然、简约,回归女性化的特质。
在又一个十年即将开启之际,森女的队伍日渐强大。这是不是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暗示着时尚的轮回行将到来,是时候将那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趣味赶出人们的视线,重新接纳一个“正常”女性的自我回归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