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时尚杂志《Ray》就为森女勾画出了一幅活泼的剪影:她们爱好绘本、爱泡咖啡馆、在散步的时候也拿着卡片机随逛随拍。这让人想起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日本盛极一时的“橄榄少女”。那时候,有一本面向中学生读者的畅销少女杂志《OLIVE》(《橄榄》),发明出前所未有的女性世界观。它不仅告诉女孩们该如何搭配服装、收拾妆容,更包含了音乐、电影、文学、室内设计方面的资讯,触角伸到了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文化和生活方法上都对日本女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轰动一时。而如今掉转头看,森女与橄榄少女的自我包装方法正是如出一辙,她们将寻求潮流的标准提升到行动与精力层面上,不再只拘泥于外表。这种套餐式的形象建设的确为森女队伍的强大供给了不少吸引力。
不过,如果你留心日系文化产出的潮流,便会知道这种套餐式形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到了这几年,只是愈演愈烈。以至于你常常会猜忌,宅女、干物女、腐女,到今天的森女这些应社会发展之邀繁殖出来的症候群,基本就是被刻意塑造出来的时尚概念,将热衷某种情调、趣味相投的年轻人“打包”“再创作”,于是就有了今日的××男和××女。
小女人归来
爱矫情爱自由爱拍照 请称呼我们“森女”
不过,和之前风行一时的干物女、腐女、剩女相比,森女的形象更具象化。事实上,它不但勾画出了时代下不同人像的剪影,也从某种意义上奉上了一款新的时尚概念。比如,森女派正与如今主流风行的那一套完整不同,它在穿着上弱化情势感,强调舒适、自然,和时下张牙舞爪的青春大相径庭。光是这种与众不同,便为时尚圈供给了新的创作素材。不信?你且慢慢看。
上世纪90年代初,正是以三宅一生、Kenzo、川久保玲为首的广岛一派风光一时,高田贤三将日式印花玩得出神入化,森英惠用和服制作Haute Couture,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并肩展现“又冷又硬”的东方时装哲学,一时间东瀛的奇淫巧计迷倒了全部巴黎。彼时,供职于三宅一生的津森千里辞去了Issey Sport首席设计师的职位,另起炉灶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于是充满烂慢童真的Tsumori Chisato出生了。和广岛派的冰冷理性有着极大的不同,Tsumori Chisato感性浪漫的作风,一下子穿透了笼罩时装界已久的雄性荷尔蒙,2000年,它已经在广岛一派中鹤立鸡群。Suzy Menkes曾说,90年代,那些已近不惑之年的黄金设计师全部只顾着在设计中营造更强盛的世界观,而疏忽了另一部分人的需要,津森千里则给了所有不想长大的女孩们一个精力上的避风港。时值又一个十年的更替,如果用每个十年来分割每个时代的作风,那么无疑那是一次时代的交替。
事实上,津森千里笔下的女孩勾画出的正是森女的元神。她们不只拥有天真的外壳,行动举止也是成套配置。津森千里会在每一季开工之前,动手勾画一个完整的形象,“她是一位仙女,筹备乘着太空船到月球上度假”;“她是一个豆蔻少女,每天会做瑜伽,热爱小动物,爱好吃素食刷刷锅”……正是这种轻松、亲切的笔触,轻易击溃了都市女郎紧绷着的神经,一发不可收拾。如今历史不是又惊人地类似?金融危机、2012的传说,再次把人们的神经绷到了极限,就在每个时装屋和每本杂志试图要教会你怎么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大女人,随时筹备一场与天灾人祸的恶斗时,谁敢说小女人的回归不会是下一个四两拨千斤的力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