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行程和类似的场景,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人们的出游中。“中国的高铁时代正在到来。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加上高速公路和民航系统,使中国正呈现旅游的同城化效应。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的城市旅游市场,正在日益融为一体。”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2010中国(郑州)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上说。
6月11日,由国家旅游局和河南省国民政府联合主办,省旅游局、省外侨办和郑州市政府共同承办的“2010中国(郑州)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在郑州揭幕。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旅游·城市生活更美好”。与会者一致认为,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将城市功效和旅游业有机融合,互相增进,既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新亮点。”河南省省长郭庚茂说。
旅游业作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成为中国诸多城市提升综合实力、改良生态环境、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抓手。“城市化过程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城市文明发展和现代化过程。”邵琪伟说。目前,在中国的655个城市中,已经有339个成为优良旅游城市,3个最佳旅游城市。
“市长对旅游的器重与否,决定了这个地区旅游的发展。”云南省旅游局的与会代表罗鹭在接收记者采访时表现。当前,中国旅游业正按照“培养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国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目标,努力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这更需要旅游与城市的紧密联合。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以郑州为例,论述了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在他看来,旅游是城市保持活力的重要源泉。“可以说,通过建立城市内部之间以及外部之间复杂的紧密接洽,使众多的人带动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快速凑集,推动了郑州历史上的第二次跨越发展。”这一观点,得到了其他市长的佐证。来自加拿大梅里克维尔-沃尔福德市的市长道格拉斯·斯特拉瑟斯告诉记者,在他的城市,有很多引人参与的体验式旅游项目。“无论是来经商还是旅游,人们在城市里领会到了放松和高兴,这会使更多的钱流进来。”
在市长们看来,旅游还是增加城市吸引力的有效载体。据介绍,在以郑州为中心城市的中原经济圈内,除了郑州本地的黄帝故里、禅武少林和古今商城等旅游产品外,在一小时车程内,还有开封、洛阳、许昌等众多旅游城市及著名景区景点。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郑州到中国各中心城市的距离大大缩短,这为城市与城市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共同设计旅游产品、共同开发旅游市场供给了更广阔的空间。
本次论坛上,来自中国、加拿大、英国、奥地利、德国、俄罗斯、印度、韩国、法国、新加坡、日本、新西兰等国的32位代表,缭绕“宜居+宜游——城市休闲度假目标地的建设与发展”、“旅游发展与打造和谐城市环境”、“特点旅游城市的塑造与发展”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对达成发展城市旅游新共鸣,开启城市旅游发展新阶段,发明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新生活,增进中国与世界旅游业广泛交换合作有重要意义。 本周热门旅游景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