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里的严守一和费老正为了自个手机里的小机密忙活在各大电视台的屏幕上,屏幕下的杭州伢儿则捧着自己的手机发愁——在Iphone、G6等一批高端智能手机冲击数码江湖的今天,层出不穷的手机软件也在互联网上Cos“星星之火”。而最近几款功效类似的音频软件陆续登录Iphone、G6,其中一款名为《深度睡眠》的软件更是几周来高居某数码网站下载类第一的宝座——每天睡眠听上15分钟,将获得5倍于平时的深度睡眠体验。
“用了一段时间,睡眠质量是好一点,但我不知道这是出于心理暗示还是真的这么神。再加上手机辐射对人体有害,所以还真不知道该不该用。”李骎是个标准80后的杭州数码男,他的怀疑代表了“拇指族”的心声。
用还是不用,这不是个问题,但是个闹心的念想。每晚耳边住着的是真正的“神医软件”还是一个电子版的“张悟本”。这让那些本一心等待应用高科技,给自己的睡眠确立安全边界的数码男们没了主意。
能催眠、能减肥,还能增进荷尔蒙分泌
每个人,都问“真当滴?”
据记者调查,在高端智能手机用户当中,“神医软件”有两个代言人——《深度睡眠》和《入侵脑细胞》,而根据后一款的内容介绍,这是一款多功效,革命性科学脑波利用软件,经全球数十万用户亲身材验。后果方面更是囊括“开启大脑潜能、快速帮助你睡眠、五倍进步学习效率和记忆力、帮助男性进步SEX才能和增进女性增加荷尔蒙分泌、健康减重、打消偏头痛”等多项城市白领病,堪称全能。
几乎每个看到这款手机软件的人都会问上一句“真的吗?有效吗?”记者在自己的手机上安装了这两款软件,试用后发明《深度睡眠》释放出来的音频是一种类似于海浪拍击沙滩的声音,并不时伴有一种嗡鸣声;《入侵脑细胞》则大同小异,也是由多段单调的音频组成。而在应用阐明上,明白写明需要配套耳塞。也就是说每天晚上入睡前戴上耳塞,听15分钟的音频就将获得5倍于平时的睡眠体验。
但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一项测试表明,应用手机时,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接收量要比平时多60%。近期,英国《每日邮报》更撰文指出,儿童用手机会造成记忆力衰退、睡眠混乱等健康问题。
一个抵触的局面出生了。
专家解密神奇软件
国内已有类似功效助听器
“去年的世界听力学研究会上,我接触过这种类似的软件。”浙江中医药大学听力与言语科学学院院长王永华教授为我们揭开神奇软件的真面目,“在丹麦,这种类似的软件叫做‘禅’,这是一种用来帮助睡眠,治疗耳鸣的高科技产品。”
王教授认为《深度睡眠》等软件就是这种高科技的简化版,“现在在国内已经有了类似功效的助听器,不止有海浪声,还有风铃声、小河流水声等等。”只是3万多一个的高科技助听器价格不菲,而“拇指族”要玩上高科技,只需要一个高端手机即可。但王教授仍然认为年轻人“尝鲜可以,但不能依附”,“虽然这代表了一种风行趋势,但在世界上这仍然是一种充满争议的治疗方法,临床后果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睡前用热水泡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保持有规律的生活节奏,这是王教授为杭州“拇指族”们开出的更环保的“催眠药方”。
杭州心理学家认为“不太靠谱”
“深度睡眠再深,就是昏迷了。”
与王教授一样,昨天记者访问的几位杭州心理学家都认为年轻人应当对这种电子依附“敬而远之”。“音乐疗法治疗失眠其实从很早以前就有了,但这是一种帮助性的治疗方法,至于说到要将深度睡眠加强5倍,更是操作可能大于实际可能。”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赵国秋认为这是针对中国人目前广泛失眠现象严重的一种电子软件市场的营销行动,“如果真的有失眠问题,还是应当寻找心理医生来一对一解决。”
而第七国民医院临床科主任医师施剑飞的话更是“麻辣”:“的确一些特别的音乐可以影响脑电波动,让人达到‘入定’的状态,但五倍深度睡眠的提法本身就有语病,深度睡眠本身就是一种状态,再深就是昏迷了。”他推荐年轻人浅尝辄止:“旅途当中,打个瞌睡听听是可以的,但每天都带着睡觉,先不说有没有后果,耳朵就受不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