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长期都是“单向”的传播,受众从来不会想过,科学是可以被质疑的。江晓原说,我国甚至专门有一部《科普法》,“为什么没有‘哲普法’?对于培养人生观来说,不是普及哲学更重要吗?科学只是用来做事的,而我们的社会更需要的是做人。”
“因此我们是否需要反思——也许因为科学的地位被抬得太高,所以任何欺骗行动只要戴上科学这个‘帽子’,都特别容易取得人们的信任,并达到目标。”
“不难发明,媒体和各方面推手把一个养生专家包装成功把他推到大众,面前时,这正是符合传统科普方法的传播:你只要信任,不需要质疑。”江晓原说。
他认为,类似事件的增加在促使人们必须尽快更新科普观念。只有对科学有全面正确的懂得,才不会盲从。真正的科普应当是科学文化的传播,普及内容应当包含对科学的反思和质疑。
“比如你要知道,科学很先进,但是用科学制作的毒奶粉也是成果之一。科学不是完善的,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科学可能会被滥用,并产生负面效应。”
“只有懂得了科学,你才不会盲目信任科学,才会在听到绿豆能治病这样的观点时产生应有的质疑,而不是只要看到他的一个专家身份,就迷信权威。”江晓原认为,相对于戳穿一个张悟本来说,在国人心目中普及科学文化的道路任重道远得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