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固话欺骗换了件“马甲”忽悠学生 警方委托本报发布预警:接到类似电话,第一时间向学校核实
本报记者 胡大可 本报通信员 吴军 李志平
家在萧山的郑同学最近很愁闷,因为她中了骗子的最新骗术,对方在电话那头言辞凿凿地说:“我是教导厅的,为了减轻学生家庭的累赘,现在要退还一部分学杂费。”
6月14日下午,听了骗子的鬼话之后,不明本相的郑同学按照对方的提示来到ATM机上操作,这其实是一个转账操作,最终她白白送给了骗子1301元。
关注本报的读者必定看出了端倪,这与本报多次报道的固定电话欺骗和购车退税欺骗类似,只不过换了个名目。时下,正值学生毕业期间,杭州已经产生类似案件数起,所以昨天下午警方委托本报发布预警:接到这种电话,马上打给学校或班主任核实一下。
6月14日下午,郑同学接到了妈妈的电话:“女儿啊,妈刚才接到江西教导厅的电话,说是你上大学的钱有一部分可以退还,他还留了一个电话。”郑妈妈之所以信任,是因为女儿确实是在江西南昌读的大学,学的是会计专业。
郑同学按照对方留下的一个“400675××××”电话打了回去,接电话的是一名年轻男子,带点粤语腔,讲话有点急。“你是最后一批享受退还学杂费的,今天是最后一天。”男子说这是为了给学生家庭减负,一共可退还1870元。
郑同学目前还在实习,她当时就有点猜忌:为啥不是学校给自己打电话,而是教导厅呢?男子只说这事是教导厅直接负责。
当天下午4点30分,郑同学来到萧山新街镇上的一台ATM机前,又拨通了那个“400”电话,按照对方所说,她一番操作,其实是把1301元转到了对方的账户。
对方特别“提示”,操作完毕后的一天里不能转账也不能查询。可是,为什么反而是自己账户里少了1301元呢?郑同学很快发明了问题,又打了电话,对方忽悠说是机器终端出了问题,请她不要担心,退还的学杂费加上那1301元,确定会如数打回到郑同学的银行卡里。
“那你怎么知道我的银行卡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郑同学此时已经有点觉悟过来,于是打了110向萧山警方报警。她也给学校打了电话,学校说基本没有这样的事。
无独有偶,6月16日家在余杭区的范同学被骗2530.59元,6月15日家住西湖区的陈同学被骗3785.69元,名目清一色的都是学杂费可退。
目前,警方已经介入了案件调查。
马甲常换 骗局不变
从固定电话欺骗到购车退税欺骗,再到时下刚刚呈现的退还学杂费欺骗,我们不难看出,骗子行骗的伎俩往往会套用时下的社会热门。
买车的人多了,所以“购车退税”的骗局开端了;毕业季来了,骗子换了件“马甲”又开端忽悠学生了。其实,这是骗子行骗时利用的一个心理:当你关注的时候,你就会很在意,就会有心理软肋,我就可以利用。
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人都有保护自己财产的心理,或者直白点说有期望得到便宜的心理。不管骗子怎么变,看明白自己的这种心理,遇事时仔细地想一想,那骗子再怎么套名头,就都没有下手的机会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