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来自青海省玉树州红旗小学的才仁桑周(右一)在行知小学开学典礼升旗仪式上向国旗行少先队队礼。当日,28名来自青海玉树灾区的学生在西宁市行知小学迎来新学期。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摄
北京史家小学校长王欢(右)在校门口为每一位一年级新生佩戴校徽。柴继军摄
9月1日,是全国中小学校开学的日子。亿万中小学生结束了假期,重返校园。
灾区的孩子怎么样了,他们能顺利如期开学吗?校园安全怎么样,家长放心吗?……开学了,这些问题萦绕在大家心头。
搭建板房 异地就读
不让一名受灾孩子失学
“同学们,欢迎你们回到学校!”9月1日上午,站在崭新的板房校舍前,四川绵竹市清平学校的老师们列队欢迎回校上课的200多名孩子。开学第一课上,老师们向学生讲解了正确应对自然灾害、守护生命安全的相关知识。
这所不平常的学校从“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就开始了迁徙的日子。在两年多时间共搬家7次,今天他们又在一个新的地方,开始新的学期。
8月13日,特大泥石流灾害给震后重生的清平乡再次带来了创伤和痛苦。刚刚启用一年的清平学校教室被淤泥堵塞,操场被泥石流掩埋,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损失严重。新学期即将来临,孩子们能否按时安全开学广受关注。
经过规划、选址,绵竹市抢险救灾前线指挥部决定在地势较高的清平乡原政府板房办公区搭建板房学校。8月19日,板房建材运抵汉旺。22日晚,汉清路抢通,23日上午,学校板房材料运抵清平。仅用6天时间,就完成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共计42间板房校舍的搭建工作。8月30日,所有教学、生活设备安装调试完毕。9月1日,国旗升起在清平学校板房校舍前。
“泥石流摧毁了我们的新校舍,但不会摧垮我们的信心。我们会越发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风雨同舟,共同前行!”校长付润章坚定地说。
据介绍,9月1日,四川省21个市州均按时、平安开学。其中汶川县、绵竹市、都江堰市、青川县、北川县等受灾较重的地方,分别采取异地复课、借班上课、搭建板房等多种形式,确保秋季学期如期开学。
同全国中小学生一道,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区在兰州、定西异地借读的学生也迎来了开学第一天。
“感觉到很温暖,没想到安排得这么周到。”在甘肃银行学校的新宿舍里,舟曲一中高三一班学生王文田就像回了家:“洗漱用具、餐具、床上用品,一切都是新的,饭卡里还打了300元钱。”
8月28日至30日,舟曲一中的3000余名高中学生分3批被安全转送至兰州、定西的4所学校。为了让舟曲灾区的学生忘却痛苦、安心上学,甘肃省教育厅不仅专门安排了支教教师,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
同一天,遭遇洪水灾害的江西抚州上千所中小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如期接纳学生入学。
今年秋季,12岁的蔡迎滨将和同班的20多名同学在当地一位村民的家中上课,一间近20平方米的房间是他们的临时教室。
蔡迎滨是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唱凯镇蔡家村人。今年6月,在那场特大洪涝灾害中,抚州市共有1030所学校受灾,其中466所受灾严重。为保证每一所学校9月1日准时开学,洪灾一过,抚州市教育局就制定了工作方案,“我们的目标是绝不让一位受灾学生辍学、失学!”抚州市教育局局长李晶说。
三大卫士 专项行动
全方位维护校园安全
开学了,校园安全成为学生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各地也纷纷采取措施,确保校园平安。
在武汉,“护校”专项行动1日再次启动,为全市百万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小朋友撑起安全伞。这是今年武汉市第二次“护校”集中整治行动。武汉市要求,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坚决取缔“黑校车”,杜绝网吧接纳学生等违规行为,确保无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事故发生。
从1日到15日,武汉市公安、文化、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城管等部门还将联手,在全市校园周边开展为期15天的集中统一整治行动,促进校园平安稳定。
在西安,“平安校园工程”的三大“卫士”,电子视频监控系统、SOS远程报警系统和人员身份识别系统将从本学期开始在西安全市范围内安装、调试、启用。
据了解,目前,西安大部分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已经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并和当地派出所110报警系统相连。此外,西安部分学校已经安装了SOS远程报警系统。同时安装的还有人员身份识别系统,只要学生佩戴配套的胸牌进入学校,经过红外线识别器扫描后,一条“某某已于×年×月×时×分进入校园,请家长放心”的短信就会发到家长的手机上面。目前,西安已有500多所中小学建成了人员身份识别系统。预计今后将覆盖西安全市范围内3000多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全方位保障学生安全。
在哈尔滨,开展了“中小学校新学期首节消防教育课”活动,普及全市近200所学校,覆盖30万人。
(综合记者 魏贺、田豆豆和新华社记者王艳明、吴明轩、李兴文、刘彤等报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