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独一代”父母对孩子体型评价存在严重偏差,胖孩子被父母认为体质好;近两成幼儿经常吃洋快餐。这是昨天在京发布的《第二代独生子女饮食状态研究报告》中的“新发明”!这份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完成的研究报告指出,独一代对独二代实行精致化豢养,已成广泛现象。
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打算生育政策下的“独一代”(第一代独生子女),如今逐渐开端为人父母;而这些城市“独一代”的子女,大部分也是独生子女——这个有意思的“独二代”群体,甚至已引来海外研究人员的注视。调查发明,有近60%肥胖孩子的父母感到孩子体质好,明显高于正常和消瘦孩子的父母认为孩子体质好的比例(分辨为52.5%和54.3%)。“在肥胖孩子中,只有40.9%的父母感到孩子太胖了或有点胖。”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儿研究所所长孙宏艳副教授告诉记者,“由此可见,半数‘独一代’父母对孩子的体型评价,存在严重偏差!肥胖孩子的父母对平衡膳食知识懂得极少,他们总认为给孩子增加营养是好事,殊不知过度精致化豢养只能造成孩子营养过剩。”
“越是隔代抚养,孩子肥胖率越高。”调查显示,双独家庭中存在严重的隔代抚养问题,而从分组统计来看,越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的孩子,肥胖率则越高。
近六成“独一代”父母认为孩子饮食习惯不好,在幼儿最多见的不健康饮食偏好中,“偏爱甜食”超过半数,“比较爱好油炸食品”和“经常喝饮料”亦接近三成……“幼儿饮食习惯不容乐观!”少儿研究所研究员朱松分析,“不健康的饮食偏好与陋习,在‘独一代’父母中广泛存在,并对孩子产生了必定影响!”比如,90.5%的孩子每日都吃早餐,但另外一成孩子的早餐情况很不乐观。与孩子相比,仅74.9%的父亲和80.3%的母亲每日都吃早餐。
更令人担心的是,调查显示,17.2%的幼儿经常吃洋快餐,15.2%的“独一代”父母每周至少带孩子吃一次洋快餐;双独家庭幼儿经常吃洋快餐的比例,高于非双独家庭。“独一代父母成擅长洋快餐在中国迅速发展的时代,并未意识到这种生活方法可能给幼儿带来的成果。”朱松对记者说,洋快餐食物会让孩子摄入超过身材所需能量,从而更易在长大后呈现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问题。
孙宏艳表现,父母的营养知识不仅会影响自身饮食行动,也会影响到孩子的饮食状态。“幼儿时代的健康饮食是一生健康的起点。‘独一代’父母若不从转变自身不良饮食习惯做起,又怎么让孩子从小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呢?”(驻京记者王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