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重建千年名刹法兴寺
9月5日,梁山脚下法兴寺遗址一片热闹景象,梁山法兴寺重建奠基仪式隆重举行,标志着梁山县佛教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全面拉开帷幕。
法兴寺位于梁山东麓十里杏花村,历经风雨沧桑和战火破坏,现仍保存有明清两代重修龙碑数方、西竺禅师七级墓塔、法兴寺大雄宝殿地基残垣等遗迹。各种历史遗迹和史志记载证明,法兴寺是一座名寺,寺内中心建筑是大雄宝殿,殿中有四大天王塑像,寺内有古柏四百八十棵,晨钟暮鼓,香火繁盛,是中国佛教文化在梁山盛极一时的见证。至今每年四月初八,方圆200公里的5万多名信众汇聚此地,焚香祭拜。全国文化界、宗教界知名人士纷纷为梁山法兴寺重建题字作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法师亲笔书写了法兴寺寺名匾额并题写“法界圆融”四字捐赠,北京市文联主席朱明德、崂山道观道长朱鹤亭、上海佛教协会会长照诚法师等也都挥毫泼墨,捐献书画。
梁山县委、县政府为保护名胜古迹,挖潜佛教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向省、市民族宗教局提出重建法兴寺申请后,得到了大力支持。
据梁山县旅游局的负责同志介绍,法兴寺重建工程将采取社会捐赠的方式筹集资金,引进现代化的寺院建设理念,外观突出梁山特有的水浒文化建筑风格,内部完善大型法会活动、立体电影欣赏、食宿接待等多项功能,打造一个传统与现代互动、佛教文化传承和旅游产业发展融合的建筑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