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9日电 9日上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教师于漪、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黄金莲应邀做客新华网,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畅谈她们教书育人的人生历程。以下为访谈摘要:
主持人: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你们已经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想请问你们,在从教几十年的道路上,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黄金莲:我感触最深的有很多很多,但是我最感动的就是三个学生。有一个同学刚刚到我们学校的时候,他是什么声音都喊不出来。我用手摸着他的脖子,他用手摸着我的脖子,让他感受振动,喊妈妈,之后教他喊老师,就是“妈妈、老师”这四个字我整整花了四个月的时间给他上课。这个学生一个月之后能够喊:妈妈好。她的妈妈当时就感动得流泪了。我的第一个学生能够开口说话的时候我非常的感动。
第二个让我感动的就是孔红梅同学,她是个女孩子,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兄弟姐妹比较多,她的父亲母亲就觉得她是一个聋哑残疾人又是女孩子,就不想把她送到我们学校来读书。这个女孩子一直躲在门缝里偷看我,我给她的父母做了很多工作,终于同意了,她的学费我们负责缴。这个孩子在学校表现的非常的好,初中毕业之后,她到了红梅纸巾厂参加工作,她用第一个月挣的工资买了蛋糕和太太口服液,送到我家里。我开门一看,一个全身湿透的女孩子站在门口。她就用模糊不清的口语对我说:校长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在工厂加班来晚了,把你吵醒了,我一会要回去加班,这盒蛋糕给您过生日。我一把将她抱在怀里,一个晚上我们俩像母女俩一样有说有笑,第二天早晨我又把她送回工厂。她理解老师的付出,懂得感恩,懂得如何报答社会了。
第三个让我感动的就是一个学生叫姜华,姜华同学由于是在普小读书到了四年级就生病了,病了以后他的眼睛看不见了。他家的经济条件比较困难,还有一个后妈。他爸爸说:老师,这个孩子你一定要收进去,否则他将来很可能去做乞丐。因为他这个后妈叫他每天都要干活,校长您看,他的手都是被开水烫的,他的手和身上都是伤。这个学生说:校长妈妈,您一定要带我去。因为他已经有16岁了,我们的对象是7岁到9岁,他属于超龄生,不属于我们的招收对象。话还没有说完,他的父亲和姜华马上就跪在了我的面前,我赶紧将他们扶起来,就把孩子直接带到了学校。
他从正常的学校转到了特殊教育学校,心理非常孤僻,在学校里面他用三年的时间读完了六年的课程。后来他上了河南中医按摩学院,他每个月都给我写信。毕业之后当了按摩老师,他现在找了一个健康的老婆,结婚生子了,过上了正常的生活。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浪费,学生都非常的理解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