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高考考生“心病”还需“心药”医

时间:2010-09-19 14:10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近期,华中师大心理咨询中心和《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社就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合作调查了湖北省39所城市的中学生。调查结果显示,71.6%的高考考生有着轻中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高考考生“心病”堪忧

  我国教育大省湖北省,每年高考学生人数众多,高校录取分数居高不下,高考学生面临着很大的考试与竞争压力。为了掌握高考学生在考前的心理健康状态与相关影响因素,我们采用心理自评的方法,于2001年高考前一月向湖北省应届高考学生发放标准化《学生健康问卷》。从第一期回收的445份有效问卷来看,高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容乐观。第一期回收问卷源于武汉、襄樊、黄石、宜昌、十堰等39个市县,武汉市考生占39.1%,非武汉市考生占60.9%,男女各半,考生年龄分布在17-20岁之间。武汉与非武汉的普通高中生分别占90.2%和94.7%(职业高中生分别为9.8%和5.3%)。

  调查结果显示,高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堪忧,71.6%的学生存在着轻、中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大部分学生存在较明显的“情绪波动”、“学习压力感”、“焦虑”和“适应性不良”。进一步分析发现:女生在“抑郁”、“焦虑”得分上明显高于男生,“适应性不良”得分却低于男生,这表明女生的学习生活适应性较好,但情绪容易波动。调查还发现,父母离异的孩子“情绪波动性”得分高,情绪不够稳定,间接反映出家庭因素对考生的心理影响。

  “心药”之一:提高学习动机、加强师生沟通

  以往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影响着学习效率和高考成绩,心理健康的考生能建立良好的学习动机,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和谐,自我意识正确,生活态度积极。从心理咨询中心接待的高考考生案例来看,多数高考失落者是那些平时不注意提高心理修养、不关注自身心理素质的盲目“应试者”。因此,高考考生应当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次调查发现,学习动机水平、师生关系质量与学生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高考学生“学习动机太弱”者占17.3%,“学习动机太强”者占24.3%,“学习兴趣困扰”者占4.4%,“学习目标困扰”者占18.8%;76.4%的学生“学习是为了出人头地”,还有部分学生“学习是为了报答父母”,说明考生在学习目标上存在许多糊涂认识。在“师生关系总体水平”上,有74.8%的学生感到有“中等程度困扰”,12.3%的学生感到有“严重困扰”,40.2%的学生感到“师生在情感距离上”存在严重困扰,反映学生既看重与老师的关系,又缺乏与老师沟通的心理能力。

  高考考生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度过的,因此,与朝夕相伴的老师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对高考心理状态至关重要。学习动机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提高学习成绩,只有建立中等程度的学习动机,才能使自己学有兴趣、学有动力,在高考中也才能应对自如。

  在学习动机方面男女生差别也很大。调查表明,女生“学习动机太强者”明显多于男生,而“学习兴趣困扰”者又明显少于男生,表明女生学习兴趣较浓,但期望值高,在高考的压力和挫折面前容易产生更大的情绪波动。男生在“师生地位关系困扰”得分上明显高于女生,说明男生更期待老师的关怀。普通高中生在“学习动机太强”、“学习目标困扰”、“师生关系困扰”得分上都高于职业高中学生,反映出普通高中学生在学习上要求高,在学习上往往投入更多精力,不断拟订学习计划和目标,这种高的自我期望值有时和实际不符,因此他们更希望获得老师的认同和支持。

  由此看来,高考学生在应对高考压力时,应注重激发和培养自己正确的学习动机,主动加强与老师的沟通,争取更多的心理支持,为高考成功奠定心理基础。

  “心药”之二:创造和谐家庭环境

  人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是与家庭因素分不开的,高考考生的心理状态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调查通过学生对父母教育方式的回顾性评价发现,女生在父亲“偏袒爱护”、母亲“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等测试中的得分明显高于男生,反映出多数家庭中父亲倾向于偏袒和爱护女儿,对女儿的种种要求大多不加拒绝,表现出和善与关爱的一面;母亲则相反,常在女儿面前毫不掩饰地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对女儿的行为会提出更多的干预和指责,对孩子很少迁就。调查显示,女儿对父亲的评价优于母亲。对于这种情形,以往学校与家庭教育多半强调父母要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却忽略了考生在改善亲子交往中的责任与主动性。而事实上,高考考生必须学会“换位思考”,争取得到父母与家庭的心理支持。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父母离异家庭的学生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上得分低,说明这类家庭的考生较少得到父亲的关爱与体贴,他们情绪波动性大,情绪不够稳定,在此提醒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父母离异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理解,使他们尽快走出家庭变迁的阴影。这类家庭的子女也要主动参与家庭的调整和再建设,为家庭和睦承担自己的责任。

  当然,高考考生的心理保健远不止上述几条,学校要开展系列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父母应改善教育方式,社会要为高考考生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最为重要的仍是高考考生自身的努力,只有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水平,才能在高考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阅读
  • 我国PMI环比上升0.2%创一年新高,证明经济见底
  • 采购员发展之路
  • 物流北京公益活动 运输爱心无止境
  • 大力提升环保装备产业增进势头
  • 铅酸蓄电池行业将大洗牌
  • 济宁:2011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今起开考
  • 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开展庆祝活动喜迎圣诞节
  • 济宁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 千余岗位等你来

    • 上一篇:心理门诊:高考前考生家长要避免三个过分
      下一篇:学生易受四大心理障碍侵扰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