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多数体育明星读大学挂名不上课 被指荣誉换文凭

时间:2010-09-26 15:08来源:人民网 www.yunhepan.com

查看下一张 

  北京体育大学

  8月30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在官网上公开发布声明,要求307名未能按期完成学业的研究生退学,307名清退的研究生中,奥运会冠军杨威、高凌赫然在列。华中科技大学的行为因为涉及到功成名就的奥运会冠军而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随着邓亚萍从北京市团委华丽转身进入人民日报,社会对体育明星上大学所衍生出的孰是孰非以及他们所上大学的相互比较一时成了大众“谈资”。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副教授易剑东认为,体育明星上大学的成功个案有,但是并不多,成功者的比例应该到不了20%。

  1 体育明星与知名大学“各取所需”

  在北京体育大学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冠军名录上,每一个名字都是如雷贯耳。在这里的每一个人,不是奥运会冠军,就是世锦赛冠军;不是世界杯冠军,就是站在这三大赛事冠军身后的教练。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这三大赛事均是全球最顶级的比赛,也就意味着,只有站在竞技比赛塔尖儿上的人,才有可能进入北京体育大学的冠军班。不过,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冠军的加入,让北京体育大学的招牌更加闪亮。体育明星上大学,实际上还是一个各取所需,“双赢”的结果,至于说明星们在大学里是否真正能够学到什么,这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易剑东堪称中国研究奥运文化第一人,对于体育明星上大学,他有着自己的看法。易剑东说,体育明星上大学虽然成功率不高,但是也有非常成功的。比如邓亚萍,她从清华大学本科生到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就是一个极其成功的典范。10多年前体操运动员陈翠婷退役后在深圳大学学习并获得英语六级考试全校最高分,曾经被媒体广为报道。李宁坚持在北京大学默默地学习历史和法律,如今成为一代体育商界领袖,这些都算是比较成功的案例。

  而不成功的案例却非常多。比如某体育明星在学校的学习一直跟不上其他同学,只能悄悄退学;某体育明星从报到后就很少去学校上课,甚至连毕业论文都是别人帮助完成的;某体育明星虽然长期在海外谋生,但却是某大学的在籍学生;某体育明星因为在一所高校难以适应严格管理而转到另外一所管制不严的高校顺利毕业。

  2009年6月份,一则关于乒乓球国手刘国正等五位体育明星从上海交通大学退学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运动员免试去上大学是剥夺了其他同龄人的受教育机会,属于一种教育不平等。有人指出,上海交通大学对于体育明星的宽进严出政策值得称道,恰好体现了学校对体育明星与其他学生的公平。还有人不赞同体育明星上大学,认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应该从中学甚至小学开始学起。

  北京体育大学在2003年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内惟一可免试招收奥运会冠军和世界冠军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高等院校,就此创建了独一无二的研究生冠军班。从2003年成立开始,北京体育大学冠军班的学生开始增多,名气也愈发响亮。孙淑伟、王春露、李佳军都在这一年加入冠军班。占旭刚、黄玉斌、乔红、陈中、张国政、张怡宁、张湘祥和陈颖都是冠军班2004级学生。2009级更是囊括了仲满、罗雪娟、张小平、陈燮霞、杜丽和庞伟等多名奥运冠军。截至2010年,北体大冠军班共计招生204人,其中包括43名奥运冠军、102名世界冠军和59名冠军教练员。到今年6月已有40名学员完成学习和论文答辩,37人获得硕士学位,3人获博士学位。
 

  2 体育明星挂名不上课“被上”大学

  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奥运军团中的63人历史性地获得了51块金牌。奥运会结束以后,不少功成名就的奥运冠军成为了一些名牌大学的新生。秦凯、王峰等跳水运动员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新生,何雯娜、陆春龙到天津科技大学报道的新闻也上了各路媒体等等。奥运冠军相继步入象牙塔,看似个顺理成章的事情,给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这个群体,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学充实自己无可厚非,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更多的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是在“被上”大学。或者说,多数体育明星在大学里读书是挂名的,课堂里难以见到他们的身影。因此,我们难以看到在学校注册的体育明星能坚持上课和顺利完成学业。

  易剑东教授说,这种现象源于三个方面的功利思想。首先是招收体育明星的高校主要看中的是运动员的名声对于学校品牌的价值。个别媒体所发布的中国大学体育明星排行榜更是强化了部分高校的这种功利思想。其实这种动机无可厚非,但关键是要加强对于体育明星学业的关照,毕竟我们传统的封闭训练和管理体制下的体育明星文化知识有限,往往需要采取开小灶的方式才行。邓亚萍能走到今天,无疑与清华大学的特殊关照有密切关系;第二是体育明星的管理机构主要看中的是运动员获得高校文凭的意义。国内不少省市区的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或体育学院曾经是运动员解决文凭问题的主要机构,但随着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的进程加快,不少运动员对非体育类专业的兴趣增强,认为拿一个经济或法律、新闻等学位有助于自己今后在体育经济、体育法、体育新闻等行业就业。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体操运动员莫慧兰和乒乓球运动员杨影就成功地在新闻行业找到了自己退役以后发挥才能的舞台。一个在凤凰卫视出镜采访,一个在CCTV解说国球;第三就是体育明星自身主要看中的是名牌大学对于扩大自身社会影响的作用。这种现象主要指那些选择名牌大学而非体育院校就读的体育明星。他们希望自己戴上某名牌大学的校徽能够给自己脸上贴金,甚至想借机摆脱“没文化”的形象。清华、北大、人大等名校吸引众多体育明星就读或许就与体育明星的这种心态有关。需要明确的是,其实体育明星和高校之间的这种联姻很像体育明星为企业品牌代言的合作。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世纪人才报联合发布《中国奥运冠军调查报告》指出,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出的奥运冠军非常少,奥运冠军多是获奖后到高校深造。由于体育明星的稀缺属性,大学往往破格招收,体育明星则敷衍了事,这使得他们的高学历更像是针对体育成绩的额外奖励,搞笑者并不少见。据《新京报》的调查,奥运冠军邹凯在接受采访时不知道自己读大几;跳水女皇郭晶晶自2002年就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读书,始终没有拿到毕业证。奥运冠军王军霞透露,自己曾上过四年大学,在辽宁大学读了两年,又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了两年,但都没有拿到毕业证书,现在的最高学历毕业证来自辽宁体校,这是所中专学校。

  本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清退杨威、高凌等人并非个案。来自新京报的消息说,在此前的2006年,刘国正从上海交通大学退学让人一头雾水,其真正原因是因为刘国正同时“劈腿”又成为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说,这样的现象很普遍。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各种体育项目的训练基础遍布全国各地,当这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的冠军获得者进入各地的训练基地以后,当地高校很愿意将冠军们录入高校,给自己的学校添光增彩的想法昭然若揭。这也就形成了某冠军今天是A校的学生,明天又被B校纳入其中的现象。
 

  3 社会质疑体育明星拿荣誉换文凭

  对于奥运会冠军或世界冠军的运动员上大学,不少网民发出质疑,认为这有损教育公平,是在拿他们的荣誉和名气在换取名牌高校的文凭。从绝对的意义上说,这些质疑是有道理的,但与官员、老总、演员们拿权力、金钱、名气换文凭的情况相比,这些体育明星的上大学总显得更公开和透明些。

  易剑东说,“我担忧的不是这些体育明星们进入大学读书的合法性遭到质疑的问题,而是他们究竟能够通过上大学得到什么?”易剑东认为,决定一个运动员上大学能够获得什么的因素不外下列两点:

  第一是运动员所选大学及院系的水平及其对运动员管理的愿望和能力。不少大学对于奥运会冠军来本校是有积极态度的,但对于运动员进校后的安排显然不如他们当初期盼运动员来校一样热心。北京体育大学专门开辟优秀运动员班,甚至为在役和退役运动员分别实施一整套教学计划或培养方案;清华大学为邓亚萍等专门配备师资和培养方案;北京大学里李宁和刘璇等和同班同学一起上课等等,这些管理运动员的类型是根据运动员实际来实施的,但事实上不一定能贯彻得很好。根据了解,最极端的情况是:运动员基本不在学校上课,甚至论文也是他人代劳的,更甚至有人没有交学费就拿走毕业证书。还有些学校为了保证运动员顺利毕业,不但在学籍管理上大开绿灯,而且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主观上刻意降低这些特殊学生的考核标准,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个别。

  第二是运动员自身的基础、学习愿望、在训练和比赛之外用于学习的时间等。一些运动员自身并不愿意上大学,有时他们是被各种力量劝说进入大学读书的,尤其是少数年龄大和上研究生的运动员。一位奥运会冠军就曾在私下里和朋友说过类似的话:我的文化水平本来就不高,在和别人交往时已经显得不那么有文化,要是我拿了研究生文凭,别人岂不是要笑话我。不少优秀运动员,也深知他们的智商往往高于常人,但学习时间过少使得他们的知识积累有限,即便进入大学学习文科类课程也是有很大难度的。因此,除非个别天才和少数退役后能保证学习时间的运动员,在役的运动员进入大学学习是无法实现和本专业同学获得一致的学习效果的。

  退一步说,很多运动员拿了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文凭,他们最终也不一定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因为用人单位不会不明白文凭中的水分。很多优秀运动员获得用人单位认可还是靠自己的名气和运动成绩,而不是文凭。这样一来,一个悖论就产生了:优秀运动员进入大学读书到底能否帮助他们就业?《中国奥运冠军调查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冠军班学生的学习目的多为拓展知识,但也有人为获取一张文凭。体育明星进高校轻而易举,读书进修的目的却频遭质疑。该调查还显示,冠军班学生的择业意向主要集中在教练员、体育官员和体育编辑方向,学生们对冠军班的不满意多因课程和比赛训练时间冲突。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冠军班首届班长许海峰表示,学校给冠军班的授课时间相对灵活一些,但毕业要求还是非常严格的。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的武文强老师表示,对运动员来说课程具有一定难度,但他们十分刻苦,目前为止没有出现不及格现象,毕业率为百分之百。冠军班的成员都是各项目的专家,毕业论文也基本都来自对自身项目的深入研究。张健的论文研究方向是中国公开水域游泳横渡运动的市场营销;乔红对国家乒乓球女队重点主力队员技战术进行了跟踪分析与诊断;于芬则对清华大学跳水队实证研究,探讨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培养体系;王春露研究短道速滑;黄旭研究双杠;张湘祥和王丽萍则拿自己当案例,两人的论文题目是《张湘祥赛前训练负荷特征研究》和《王丽萍备战奥运会竞走比赛的训练特征研究》。

  冠军班收获的并非都是赞誉。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社会体育学专家卢元镇认为冠军班是高校的一种自杀行为,开设这样的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运动员再教育和再就业问题。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也要通过正规的考试才能攻读硕士学位,高校免试招收世界冠军是一种自贬身价,应从体制入手,大力发展学校体育。(记者 程福俊 文/图)(来源:《燕赵都市报》)

相关阅读
  • 我国PMI环比上升0.2%创一年新高,证明经济见底
  • 采购员发展之路
  • 物流北京公益活动 运输爱心无止境
  • 大力提升环保装备产业增进势头
  • 铅酸蓄电池行业将大洗牌
  • 济宁:2011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今起开考
  • 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开展庆祝活动喜迎圣诞节
  • 济宁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 千余岗位等你来

    • 上一篇:专业学位硕士遭社会冷遇 被认为是“花钱买的”
      下一篇:国航开通重庆—青岛新航线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