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济宁讯(通讯员 徐峰)当前,教育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广大人民需求与教育优质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今年以来,市教育局以“均衡教育年”发展为主线,全力做好山区教育发展,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政策倾斜。建立市教育局领导班子例会制度和联系包保薄弱学校制度,指导帮助学校开展工作。积极引导城区学校与山区学校结成帮扶对子,城区所有学校都与邹东山区学校结对帮扶。出台了《邹城市山区教育发展三年规划(2011—2013年)》,各镇街都按照山区新农村建设要求科学合理编制山区教育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计划将现有117处山区中小学调整为96处。项目倾斜。今年我市新建校舍39处,其中31处在山区镇;校舍改造项目30个,其中26个在山区镇。对山区镇校舍建设改造项目,市财政承担60%的资金,镇财政负担40%的资金。目前,校舍改造任务已基本完成,校舍新建任务已完成工程量的75%。设备投入倾斜。6月份以来,共向9个山区镇充实26万余册,价值60余万元;购置各类微机1285台,多媒体设备 109套,大屏幕液晶电视52台,价值540余万元;新建各类实验室20余口,价值40余万元;更新教学仪器价值164万元。人才倾斜。8月份,面向社会公开考选教师180名,其中150名被安置到山区镇。暑期期间,全面启动了“百名教师支援山区计划”,选派100名城区优秀教师到山区镇开展支教。自2008年,教师支教工程启动以来,共计327名优秀骨干教师来到山区学校,实现了城乡对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