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蚊子叮了一口,发烧了近20天!直到最近,市民肖女士才痊愈出院。当然,这只蚊子可不普通。这种白纹伊蚊不但让肖女士患上登革热,还能传播一种叫“基孔肯雅热”的病毒。近日,广东东莞就发现了91例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确诊10例。
记者昨天从疾控部门获悉,到昨天为止,济南市并没有发现此类病例。但致病的白纹伊蚊在济南分布广泛,市民致病风险很高。
关注 致病蚊子在济南分布挺广
广州因蚊虫叮咬而引发的“基孔肯雅热”,是一种始发于非洲的病毒性传染病。
医学专家说,这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疾病,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是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媒介。
虽然疫情发生在广东,但济南的市民对此也很关注,这从疾控部门的热线咨询上就能反映出来。昨天一早,看到这则消息的市民汪女士就拨打疾控热线说:“小区蚊子特多,我带着女儿出来散步,不一会儿工夫腿上就被叮了好几个包,因为蚊子毒,包也特别大,不容易消退。蚊子会传播多种疾病,还真是有点担心啊!”
另外一名女士也有点慌:“入秋都很久了,蚊子还有不少。广州的那个病,不知道济南有没有?”
市民的担心也不无道理。昨天,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防治所所长辛正谈到,近些年来,白纹伊蚊在济南分布较为广泛。
分析 是否发病与免疫反应有关
辛正紧接着说,“济南目前还没有发现‘基孔肯雅热’患者。”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徐淑慧也肯定了这一点,表示“济南目前没有发现此类疫情”。
不过,济南虽然尚未发现此类患者,但医院里却有因白纹伊蚊叮咬后,传播其他传染病的病例。
市民肖女士就是被这种蚊子叮咬了一口后,在病床上躺了大半个月。
9月16日傍晚,肖女士跟朋友在外吃饭时,突然手腕上被蚊子咬了一下,她随手用力甩了一下,也没放在心上。但几分钟后,全身开始发痒,头皮发麻,难受极了。第二天,更是出现发烧,被送到了附近的社区医院。医生一直以上感治疗。
结果,肖女士高烧不退,慢慢地还出现关节疼痛剧烈,像骨折一样。她转院去了山大二院,经医生和疾控部门的诊断才知道肖女士因被白纹伊蚊叮咬,患上了登革热。
辛正补充,被叮后感觉的强度,与每个人的免疫反应也有关系。济南的居民被白纹伊蚊叮咬后,有的肿起的包大如拳头,最严重的是出现休克。山东省立医院急诊科主任刘冬青接诊了一个病例,患者中午小憩时,被白纹伊蚊咬了一口,便昏迷不醒。这是被蚊子咬后导致急性过敏反应,与个体体质相关。经救治,患者神志才逐渐清醒,转危为安。
监测 花蚊子变多增加染病风险
由于在广东为祸的花蚊子,在济南分布得挺多。“目前,济南市民患病的风险比较大。”辛正说。
淡色库蚊一直属于济南市城区的优势蚊种。但2007年以后,白纹伊蚊的密度正在呈现增长趋势。“我们的监测发现,一到九十月份白纹伊蚊的比例上升较大且非常活跃,此时是白纹伊蚊最后一次吸血产卵,被这种蚊子叮咬的几率也就大大增加。”辛正说。如果一旦有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的病人和病毒,该种蚊媒传染病,就有可能传播开来。
趁国庆假期外出的市民挺多。如果恰巧遭带病毒的白纹伊蚊叮咬,就有可能成为这种病毒的携带者或隐性感染者。
也有可能带有病毒的白纹伊蚊,“坐”进你的车子或行李包里,辗转被带回济南。“蚊子通过交通工具或花卉盆景等方式进入济南,这些都有可能发生。”辛正说。
提醒 去东南亚旅游莫忘备药
昨天下午,省疾控传染病防治所刘所长建议,虽然“基孔肯雅热”发病时较严重,但它是可防可治的。市民旅游前应咨询医生携带一些药物预防。特别是前往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这些国家应携带抗疟药。
去广东等“基孔肯雅热”疫区的朋友,建议涂抹驱蚊霜或驱避剂。倘若在疫区被叮咬,出现突然发热、头痛、腰痛、腹泻,返济后最好马上做一次个人检查。
刘所长说,灭白纹伊蚊是预防和控制“基孔肯雅热”的关键,事实上,两年来这种蚊子增多,“罪魁祸首”是我们自己。
蚊子喜欢水,但白纹伊蚊和其他蚊子不一样,水库、河流它看不上,它喜欢的是小型积水。
白领人群中流行在办公室、家庭中养鱼可招财、转运的观念,此外很多人还有养富贵竹等水生植物的习惯,鱼缸、花瓶中的积水成为白纹伊蚊青睐的繁殖地带。
所以,他提醒家中、办公室的各种容器都不要存积水,鱼缸、花瓶中的水两三天换一次,才可清除白纹伊蚊的孳生环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