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建立药品现代流通系统可认为医院发掘出“第三利润源”。上海市闵行区推动药品现代流通过程,已经实现了医院药品的“零库存”。简而言之,便是通过药品集中采购和第三方结算等方法,节俭了医药的流通成本。其核心是建立药品流通全过程的信息先导系统,履行药品流通的供给链管理,建立智能化供给链终端履行系统,实现了医疗机构、供给商、物流服务商、患者和医生的“共赢”和“多赢”。
三问:
如何确立配送模式?
编辑:药物集中配送,毕竟是让生产企业自己选还是政府招标选?哪一种配送模式合适中国国情?
记者:目前,我国药品批发企业有13000多家,浮现出多、小、散、乱的特点。而药品配送企业的集约化与范围化经营是全球发展趋势。药品流通环节需要整合。但对如何整合,业内还存在不同的见解。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如果在同一个省份的不同地区选择一级配送商,不仅费时、费力且难于管理,所以会更偏向于选择大型商业企业,这显然对中小型商业企业是个挑衅。因此,各地出现出了不少流通企业 “抱团”成立商业联盟。这是中小医药商业企业为了适应省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而采用的应对措施。
根据目前各地的招标文件,配送商的遴选仍以地、市、区域为单位,即在每个地级市或区域选择几家配送商。企业在中标成为某一区域的配送商之后,才有进一步被上游生产企业选择的资格。在拥有生产企业的品种配送资格后,才有对下游终端进行配送的可能性。
构建基础药物配送服务系统,应以商物分别为基础,实现药品采购供给的专业化、社会化和信息化。
中国国民大学医药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宪法认为,商物分别的供给系统就是将药品流通的商流(代理经销)和物流(物流配送)离开。具有现代物流才能的批发企业可接收生产企业的委托,为医疗机构供给配送服务;不具有现代物流才能的批发企业可成为生产企业的代理商,为生产企业供给终端销售代理服务。
他认为,以商物分别为基础构建基础药物配送服务系统,能够快速提升我国医药行业的现代物流技巧程度和市场集中度,形成可靠的基础药物供给系统,同时避免大批批发企业退出医疗卫活力构而引发的强烈震动,保持行业的和谐和稳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