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本市超过七成市民对目前“一院一卡”的就医模式表现不满。为此,市卫生局打算在今年9月,在所有三级医院和十一家区县中心医院,对外地来京就诊人员、新农合人员等非医保病人发放“医联码”,粘贴在病历本上,统一就诊信息,以代替目前“各自为政”的就诊卡。
近年来,本市各医院都自行发就诊卡,必定程度上方便了病人到该院就诊,但另一方面,由于卡不统一,病人手中会持有多张不同医院的卡。市卫生局去年的调查发明,73.1%的大众,对一院一卡造成绩诊不便表现不满意,盼望尽快统一就诊卡。
目前卫生突发事件层出不穷,由于没有统一的病人身份辨认,无法在全市医院门、急诊全面、完整、正确地采集所有患者的基础信息和疾病症状信息,因而无法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而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所发社保卡也仅针对本市医保病人,其他外地来京病人、农合病人等约占本市大医院就医人群40%以上,却不包含在内,影响有效监测和预警。
为此,市卫生局与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以及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进行沟通后,决定对不同医院的就诊患者统一身份标识,采用“医联码”。市卫生局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现,“医联码”的发放只针对外地来京就诊人员、新农合人员等非医保病人,比如,病人到协和医院就诊,该医院将在其病历本上加贴“医联码”,等这个病人再去其他三级医院看病时,医务人员只要一扫“医联码”,该患者的基础信息就一目了然,而不用重新录入。据这位负责人预测,“医联码”的发放人群范围将达到数百万人。
这样不仅减少了患者等候时间,也有利于医院管理。在院内用唯一身份辨认的条码号进行就医、划价、检查、取成果、取药,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减少医疗错误。此外还可支撑突发事件的应对以及沾染病症状监测。
预计今年9月,本市将在所有三级医院和十一家区县中心医院,针对非医保病人发放“医联码”。随着“医联码”的普及,非医保人员有望持贴有“医联码”的病历本就医,代替目前医院“各自为政”的就诊卡。
>>病人反应
看病不用多办卡了
昨天,市民赵先生表现,孩子生病时,每去一家医院便要办一张就诊卡。“现在我们已经有儿童医院、301医院、航天医院……好多医院的就诊卡。每次去医院前得先找卡,非常麻烦”。赵先生表现,如果统一应用“医联码”,就医时就不用办那么多卡,节俭了时间,减少了麻烦。
>>医院反应
实际后果有待观察
昨天,一家三甲医院负责人表现,目前尚未接到推广“医联码”的通知,也不明白此“医联码”是否与医保信息相干联,如果涉及医保报销,因各地医保患者的报销比例不同,所以需要具有多种数据的信息平台做支撑。
该负责人表现,目前本市各医院内就诊卡大多为免费,多数检查成果已可以互认,“医联码”的推广固然可以简化患者就诊流程,缩短就诊时间,但其推广后的实际后果还有待观察。(记者李秋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