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疾控专家:“超级细菌”不会在普通人群中流行

时间:2010-10-18 15:46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有关“超级细菌”的报道渐趋平静,但人们对它的担忧并没有消失。究竟“超级细菌”来自何处?到底有多少种“超级细菌”?中国的细菌耐药情况如何?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研究员景怀奇、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肖永红14日接受记者采访并一一给予详解。

  景怀奇说,目前发现带有NDM-1的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阴沟肠杆菌、摩氏摩根菌、鲍曼不动杆菌、粪肠球菌等。这些细菌有的是条件致病菌,有的属于人体正常菌群成员,其本身通常不致病或致病性不强。

  带有NDM-1基因的细菌对临床常用的大多数抗生素都耐药,但对多粘菌素E和替加环素这两种抗生素敏感。

  景怀奇说,这类耐药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医疗机构的住院病人中,特别是机体免疫力低下、正常菌群失调的病人,感染部位通常为血液、尿道、肺部和伤口等。研究发现带有NDM-1基因的细菌主要在住院病人中引起感染,不会在社区的普通人群中广泛传播。

  肖永红说,细菌作为一类生物体,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获得对抗菌药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杀灭的危险,这种抵抗作用被称为“细菌耐药”,获得耐药能力的细菌就是“耐药细菌”。

  据介绍,细菌耐药是一种被人类强化的自然现象,是千百年来微生物进化的结果。抗生素的滥用加剧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抗生素的滥用主要有两种形式:在人类疾病治疗过程中滥用抗生素;另一个是动物饲料添加抗生素的问题。有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上抗生素总产量的一半左右用于人类临床治疗,另一半则用在了畜牧养殖业。

  肖永红说,所有细菌都已经有耐药现象发现,但根据耐药的严重程度,可以称为超级耐药细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泛耐药不动杆菌、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结核杆菌。

  据介绍,人类在和细菌斗争中,主要期望通过以下方式克服细菌耐药:直接针对耐药细菌研究开发新的抗菌药物;克服耐药机制,恢复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抗菌药物替代产品,但大多停留在实验研究阶段,离临床应用还很遥远。

  根据大量研究,最有效的办法是避免细菌耐药,保持抗菌药物活性,要达到这一目的的最终办法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肖永红说,细菌耐药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公共卫生挑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幸免,只是耐药形式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中国也存在细菌耐药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比较严峻。

  景怀奇说,为了做好应对可能出现的“超级细菌”,中国采取了以下措施:密切关注国际上NDM-1耐药基因的研究报道,及时获取信息,评估其对中国的影响;开展NDM-1耐药基因的监测与研究,了解中国携带NDM-1基因的细菌种类与数量,研究评估其对医疗服务以及公共卫生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强化各级医疗机构临床抗生素药物的规范使用,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减少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

  细菌产生耐药性使原本有效的抗生素的治疗效果降低或丧失,增加了对患者的治疗难度和医疗成本。抗生素耐药问题的日益加剧,使人类对付细菌的有效武器越来越少。

  避免和减少细菌耐药需要政府、专业人员、全体公民共同努力加以遏止。公众应慎重使用抗生素,对抗生素的使用要坚持“四不”原则:不随意买药、不自行选药、不任意服药、不随便停药。(记者周婷玉 黄小希)

相关阅读
  • 济宁:2011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今起开考
  • 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开展庆祝活动喜迎圣诞节
  • 济宁枣店阁中心小学启动“百名教师大家访”活动
  • 济宁一中首届阳光体育冬季会操比赛举行
  • 济宁枣店阁中心小学:挖掘楼梯文化
  • 2011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月底进行 济宁做好准备
  • 济宁市中区紧抓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成效显著
  • 济宁城区将招140名交通协管员 其中女性7名

    • 上一篇:吉林长春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探索解决以药养医
      下一篇:患病30年后并发尿毒症 患者网上公开求医历程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