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 邢利宇)正在此间举办的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七次学习讲座上,卫生部副部长张茅坦陈,当前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四大挑衅:
一是基础医疗保障系统尚不完善,虽然已从制度上实现了全面笼罩城乡居民,但仍有1亿人没有纳入医保系统,得不到基础医疗保障。
二是医疗卫生服务才能亟待加强。从资源总量上看,2008年中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为1.58人,约为发达国家平均程度的1/2;每千人口注册护士1.25,与发达国家平均9.56存在较大差距。
三是中国面临沾染病和慢性非沾染疾病的双重挑衅。如,现有慢性病患者2.3亿,未来10年可能增至2.7亿。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慢性病的直接医疗费用将达5000多亿美元。
四是体制障碍对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进一步浮现。如投入问题,2009年各级各类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总收入中,政府补贴仅占13.6%。此外,医药卫生发展和管理职能过于疏散,部门和谐难度大。
2009年4月,中国新医改启动。张茅介绍,截至2009年底,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合计达4.01亿;特别是中央医疗保障投入超过690亿元,将600多万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1400多万大学生、4300多万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或居民医疗保险范畴,有效解决困扰多年的问题。
此外,国家基础药物制度在基层启动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进一步健全。截至2010年3月,免费为城乡居民供给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导等9类国家基础公公给卫生服务项目已在全国范畴内全面启动并实行。
基于上述成绩,张茅表现,“一年来,医改工作达到‘开好局、起好步’的请求,国民群众开端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