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25日电 (张玉洁 张正尤)推广传统的针灸、按摩等中医疗法,在二级以上中医院恢复儿科,对社区中医师进行全科培训……北京力求通过增进中医药特点回归,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二级以上中医院恢复儿科
来自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的消息,北京将在二级以上中医院恢复中医儿科,并建立了3个北京市中医儿科临床诊疗中心,缓解儿童看病难的问题。
2010年6月1日,北京中医医院儿科病房在关闭了15年之后,再次接收小患者。目前,该院儿科拥有国家级、省市级名老中医最多,年门诊量近10万人次。为方便家长带患儿就诊,他们越是周末,出诊医生越多,专家越多。
近日,经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北京中医医院成为北京中医儿科诊疗中心建设单位。
传统制剂有助减轻累赘
推广传统的中医疗法,让百姓爱好的针灸、按摩、火罐、药浴、“小膏药”等传统制剂重现中医院,可以有效减轻医药累赘。
去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已经将门诊煎药费、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报销,有效的领导和鼓励群众选择疗效好、价格低廉的中药。
北京措施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出台文件,在中药制剂注册、申报、配制生产和调解应用上实行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依法简化中药制剂申报程序、加快审批;支撑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进社区、进农村,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可以在技巧协作、对口声援的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共同应用。通过扶持和保障中医药服务保持“简、便、验、廉”的特点,切实减轻了群众的医药累赘。
社区中医师全科培训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表现,将在农村、社区建立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都要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并鼓励名中医师到基层多点执业,到百姓身边服务,让城乡居民不出社区(村)就能够“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在今后的医改中,将对700名基层中医执业医师进行全科培训,到2011年实现社区中医全科医师培训率100%,使全市每个社区都有供给医、针、药综合医疗服务的中医全科医师。与此同时,抢救性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加快高程度临床人才队伍培养,培养和建立更多群众欢迎的中医“名医”。
北京市政府也将采用鼓励措施,对传授和培养中医临床人才的老中医药专家给予重奖。
除了推动传统中医药特点之外,北京在医改中还要摸索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最大限度地整合首都医药研究和临床科研技巧人才和科研资源,形成以老中医药专家领衔领导、中西医药科研机构及专家共同开展中医药科研攻关的新格式。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