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县多文镇兰洪村的洪芳香(1908年1月出生)与王玉工(1909年2月出生)是一对恩爱老夫妻,两人年龄加起来已有203岁。虽都经历了百年风雨,但二老身体除了一些小毛病外,很硬朗,生活完全自理。让商报记者最为惊讶的是,洪芳香不仅步伐灵活,自己还种菜煮饭,现在还能肩挑70斤菜到2公里远的市场卖,简直就不像是一个百岁老人。这两位老人已名列首届“中国十大百岁夫妻排行榜”,是当中的百岁十大夫妻之一。
10月19日约12时许,在临高县民政局相关人员的引路下,商报记者顺利来到了这对百岁夫妻的家里。王玉工正躺在椅上惬意地休息,不久一个戴着草帽卷着裤脚的瘦小硬朗老人从院子一头健步走了过来,经过一堆木材时,他一跃而过,动作非常利索。
这老人叫洪芳香,刚到几公里远的市场卖菜回来。洪芳香阿公虽然耳朵有些背,但身体还很好,院里子堆放的几十条木材都是洪芳香扛回来的,而王玉工阿婆眼睛白内障视力不太好,能行走说话底气也足,但腿脚活动不太方便。
这对临高多文镇上远近闻名的百岁夫妇头发已有些花白,但面色红润,精神很好。老夫妻俩有三个儿子,11个孙子9个孙女,10个曾孙男10个曾孙女,1个尚9个月的重孙,家族繁衍已达80多人。一大家五代同堂,成年人多是务农或出外打短工,没人上过大学。
洪芳香阿公平时闲不住,经常走家串巷,邻居们说,村里最老的人便是这对老夫妻,这对百岁老人是村里的“宝”。阿公阿婆夫妻俩很恩爱,不与村里人争吵红脸,很受村里人敬重。
俩人结婚70多年 耳背夫妻心意相通能小声交谈
由于洪芳香不识字,也不会说普通话,加上耳朵有些背,记者很难与他交谈。但奇怪的是,这对老夫妻之间却能随意小声交谈,也许多年来的恩爱生活让他们之间达到了心意相通的境界。
洪芳香的孙子洪德欢等家人说,阿公阿婆结婚70多年了,他们的大儿子已有73岁。二老的结合不是包办婚姻,而是经人介绍认识。王玉工阿婆从临高博厚镇嫁到洪家以后,一直很贤惠。阿婆约在30岁时曾被牛撞伤,脚跟骨碎裂,许多年以后才做手术取出碎骨,但行走不是很方便。
二老结婚时家里很穷困,住的是茅草房,当时正是战争年代,颠簸流离之苦可想而知。但二老却以平常心视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洪芳香阿公与王玉工阿婆年轻时非常勤劳,阿婆受伤后,养家糊口干重活的胆子落在了洪芳香阿公身上。
百岁老人生活完全自理 阿公还能扛锄头种菜
现在,本可以闲下享福的阿公却闲不下来,由于老伴腿脚不便,洪芳香阿公自己种菜,并抢着做饭给老伴吃,打水给老伴洗澡。家里人要服侍他们,但洪芳香阿公不让。
目前二老与二儿子一起生活,王玉工每天自己拄着拐杖行走,二老的生活起居不要儿孙们多费心。两位老人生活完全可以自理,水管引到了二老卧室里,他们能做饭做菜、洗衣服,样样自己动手。
习惯劳动的洪芳香每天还扛着锄头种菜,老人走到2里路的菜地并不吃力。他的菜地里,种着韭菜、青菜、白菜、葱等,只要不下雨,老人都要到菜地里劳动。老人种菜从不用农药,家里吃的菜基本上是老人种的。收获季节,老人便挑着自己种的菜步行到2公里远的镇上农贸市场去卖。
“爷爷90多岁还可以挑100斤的菜到市场卖,现在还可以挑几十斤。今年年初,爷爷还挑70斤的豆角到市场上卖呢。”孙子洪德欢说。
不看电视不打电话 百岁老人教育儿孙常说一句话
每年的农历7月12是洪芳香的寿辰,二老最高兴的就是这天全家人一起聚餐。洪德欢说,爷爷71岁时做了第一次寿,从90岁开始,每年都做寿,家里人这时候也都纷纷赶来参加。爷爷做寿所穿衣服与平常一样,从不穿老寿星新衣服。按当地的规矩,奶奶从来不为自己做寿。爷爷奶奶几乎没有拍过照片,连爷爷做寿也从不拍照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