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教育观察:中学生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引争议

时间:2010-11-08 13:10来源:新华网 www.yunhepan.com

 学生不让座 都怪书包重?

 

 


  老幼病残孕专座 要是老幼病残孕学专座多好啊!


  7名中学生在南京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漠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爷站在身边。这组照片与另外一篇“老人给孕妇让座,学生无动于衷”的帖子,受到近2万名网友关注。有网友说“90后没素质”,有网友说“让座不是义务”,还有学生上网跟帖说“我们比他们这些老人累多了!”,“我不是不想让,我有时太累了!每天学习到大半夜,早晨五点就起来。你们来拎一拎我们背的书包,有一二十斤!两手空空什么都不拎的老人,早锻炼的时候,劲头比谁都大,我为什么要给他让座?”


  理解


  并非他们素质低下


  相信坐过公交车的人都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你的身边有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请您主动给他们让座,谢谢!”时至今日,让座这一问题已经愈演愈烈,演变为形形色色的各种社会现象:有老人因为姑娘不让座就坐上她大腿;有老人因为小伙子没让座就拍摄照片扬言要传到网上;有某高校学生看着老教授站在公交车上几十分钟不让座……


  当让座的问题超越道德层面,而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思考,理性地分析问题,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地说“现在的学生素质不高,90后缺乏教育”是愚昧无知的、鲁莽草率的。针对具体问题,我们应该深层次剖析它的缘由,而不是动不动就扣上帽子,横加指责。我们且分析一下这“7名90后中学生集体不让座”背后的问题。


  首先,学生没有任何义务必须给老人让座,国家也没有法律法规对让座进行明文规定。让座是一种美德,是让座者高尚品德、个人修养的体现;但不让座也是乘客的权利,是每个公民享有的乘坐公交车的先来后到的坐座位的权利,旁人无权干涉剥夺。


  其次,现在学生课业负担重,甚至书包跟自己一样重。如此重负,让他们将自己的享受座位、减轻负担的权利拱手让给两手空空、身无担子的老人而自己则拽着公交车上的吊环,背上的重担随着公交车一起摇摇晃晃,恐怕到学校之时,已经劳顿不堪,他们的学习任务又怎么能很好地完成呢?学习搞不好对于学生而言岂不是莫大的损失,面对如此结果,学生自然可以选择享受自己的权利、更好地搞好自己的学业。


  因此,7名学生不让座并非是他们素质低下,不必一味苛责。(杨桃)


  评判


  对中国教育的讽刺


  就笔者观察看,这是一幅很好的当前学校教育效果讽刺图!学生为什么说累?因为当前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早晨起的比公鸡还早,晚上睡的比狗还晚,整天是做题考试,怎能不累?孩子累了,在公共汽车上休息,可以理解。或许有人说,你累就不给老人让座了吗?就不应该尊重老人嘛?问题是学生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根本就不懂得这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素质之一,为什么呢?因为孩子在学校里受到的最实惠的教育就是好好学习,拿个好分数,其他的教育已经微乎其微,即使有点,也统统都是形式主义,根本难以入心入脑。学生已经变成了学习机器,分数奴隶,功利之人了,哪里还谈得上什么道德素质,自身形象。“我行我素我分数”,一切都围绕我,哪里还管别人?瞧瞧吧,这就是当前教育的最大成果。


  总在说素质教育,总在说要把应试教育赶走,总在说要减轻学生负担,可现实中,这几条哪一条也没做到,学生更累了,学生的素质更低了,应试教育更繁荣了。看看繁荣的教辅市场,看看每年对高考的过度关注,看看各地重点高中的畸形庞大,无不在述说着中国教育的畸形,中国教育的怪胎,中国教育的悲哀。


  “学生集体不让座”是“教育效果讽刺图”,讽刺的不是这几个学生,这几个学生所在的学校,而是整个中国教育,期盼我们的读者,我们的编者,我们的教育家们不要把矛头指向学生,指向学校,而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培养这些学生的中国教育吧。(卫民声)

 谴责

 


  极端自私和冷漠


  如果说,让不让座还只关系到义务和公德的问题,而学生借机发泄对老人的牢骚和不满,就暴露出了当今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道德风险。他们拿自己与老人谁更累的伪命题来标榜自己不让座的合理性,恰好说明了他们极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


  其实给老人和孕妇让座不是基于谁更累的考虑,而是着眼于人身安全。虽然老人和孕妇没学生带的东西重,但他们更容易在公交车的行驶和急停中因站立不稳而摔倒,而年轻人反应机敏,自护能力强,不易因车身颠簸而受伤。故此我不完全认同让座是义务说,而是认为年轻人给病残者、老人和孕妇让座是出于人道关怀和着眼于生命保护,换言之,此乃朴素的人道主义行为,毋庸争辩。许多中学生无视这点,竟能安之若素地在座位上“听MP3装傻”,哪怕旁边正站着摇摇晃晃的老人和孕妇。这是一种怎样极端自私和冷漠的行为!(王学进)

 

  观察


  老人年轻人


  利益该兼顾


  中学生集体不给老人让座一事,引发关注及讨论,其中不乏指责之声,但理性一点说,这个原本无须争议的话题在现今却有了可以讨论的地方:一方面是随社会文明程度增加,传统美德更应重视,在公交车上,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则是不能回避的社会现状:无论是学生越来越沉的书包,还是工作越来越辛苦的上班族,他们想在公交车上坐一会儿的想法也情有可原。对此,仅仅靠道德的自然调控,单纯靠说服教育显然有些乏力了,能不能在尊老敬老的同时,兼顾到年轻人的利益,比如,能不能给老人开个公交车的“专列”?这才是社会协调性的提高,也是将尊老的美德落实到实处。毕竟,尊老敬老不仅是年轻人的责任, 也是社会的整体责任。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北京人的预期寿命已经接近80岁,老年人退休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还要参与社会生活,这就不能仅仅将敬老视为个人的、独立的自发行为,而应该通过政策,措施来帮助落实。具体说,就是在弘扬传统美德的同时,将城市服务同样延伸至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如此才能一方面保证了老年人的权益,一方面也兼顾到了社会中坚的利益,其实,这二者的利益之间没有绝对的冲突。


  中国有句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个经验之谈客观显露出了人性中在所难免的弱点,这样的弱点也会出现在日复一日的公共生活中,所以,不要一味指责不给老年人让座的孩子们甚至是年轻人,自觉敬老的人在现今还是少数,社会也就不该将文明提高而惠及给老年人的诸多利益,指望这些少数人来实现。


  我坐过一次经过北海公园的107路公交,那车上有很多老年人,都是一早去北海晨练的。一位老太太上车后马上有年轻人起身让座,出乎我意料的是老人没坐,她说,自己是闲人,到家了可以马上休息,倒是年轻人,还有一天的工作等着呢,他们能坐就多坐会儿……现在的社会发展提倡“低碳”,公交出行会是更加普遍的新时尚,“让座”一事还会引出各类问题……那么,能不能在老年人常去的场所和相关的线路上,开辟出一个公交车的“老年专列”,或者在公共设施的规划上,智慧性地照顾到各个年龄层的切身利益,这是未来城市发展中,无论是物质规划还是精神规划都应该考虑到的。(佟彤)


  ■支招


  装个司机遥控的专座


  人们常说,尊重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老吾老及他人之老。可知道这个道理是一回事,真正做起来却又是另外一回事。有鉴于此,笔者倒是想出了一个主意:


  公交车上都有“老弱病残孕”座位,而且座位所使用的都是很特别的颜色。既然如此,不妨给公交车的“老弱病残孕”座位安装一个电动装置,开关由司机直接控制。这个座位平时都是立起来的,当有老人以及其他有需要的乘客上车时,司机按动开关,座位向下翻转……如此一来,老人有座位,其他乘客也不用再为让不让座而头疼,岂非皆大欢喜?(从建锋)

相关阅读
  • 我国PMI环比上升0.2%创一年新高,证明经济见底
  • 采购员发展之路
  • 物流北京公益活动 运输爱心无止境
  • 大力提升环保装备产业增进势头
  • 铅酸蓄电池行业将大洗牌
  • 济宁:2011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今起开考
  • 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开展庆祝活动喜迎圣诞节
  • 济宁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 千余岗位等你来

    • 上一篇:学科普知识争做科普小达人
      下一篇:保研引本科论文泡沫 教授呼吁取消“发文加分”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