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11月9日讯(通讯员 李金标)泗水县围绕打造“生态名县”目标,突出抓好森林 (湿地)公园建设,建成泗河源、尹城2处省级湿地公园,凤仙山、黄山、安山寺、龙门山、青龙山、圣公山、九奇山等7处市级森林公园,其中凤仙山、黄山森林公园通过晋升省级森林公园初审。
泗水森林景观优美、类型多样,地质、山石景观独特,泉水资源得天独厚,寺庙、古刹文化内涵丰富,森林旅游景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都形成一定规模。该县整合各种旅游资源,积极推动森林、湿地公园建设,制定激励政策,规定乡镇 (街道)连片造林达到万亩以上,其林区纳入省级、国家级森林公园范围的,分别奖励4万元、10万元;每申报成功一个省级、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分别奖励公园所在乡镇 (街道)4万元、10万元。县里成立县农业重点项目指挥部,把森林(湿地)公园建设列入重点工作,集中调度推进,结合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世行贷款造林项目、长江中下游防护林、绿化山东等工程项目实施,大搞植树造林,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积极开展退耕、退池、还林、还湿工程,大力推进南北两山森林公园和中部湿地建设;以把国有林场为森林公园建设的核心,突出搞好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森林公园档次;拓宽投资渠道,县里拿出1000多万元资金用于森林、湿地公园建设,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开发;精心打造泗水森林旅游品牌,在规化布局、树种选择、水资源和文化资源利用上下功夫,切实加快森林生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快泗水森林公园建设步伐,做活生态旅游文章。
森林湿地公园的建设,将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既发挥了生态屏障作用,有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回归自然的好去处,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三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