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名校联考将改变唯分数论 专家称有望取代高考

时间:2010-11-23 11:09来源:中国青年报 www.yunhepan.com

  实习生陈竹

  11月21日,继清华、上海交大等七所高校宣布联合举行自主招生考试后,北大、复旦等七校也“步后尘”,今年自主招生考试格局终于日渐明朗。在2010年自主招生中,清华等高校推出“五校联考”,北大推出“校长实名推荐制”开始,自主招生新政频出。而今年,高校则纷纷由“散兵”转向“集团”作战。

  联考究竟是扩大考生的自主权,还是加剧高校的“抢苗”、“掐尖”行为?自主招生政策是给考生“减负”还是“增负”?自主招生的路又在何方?

  联考不是“联盟”

  11月19日,去年就已举行“五校联考”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加上今年10月加入的浙江大学,和刚刚加入的中国人民大学(简称“清华七校”,被戏称为“华约”)一起,宣布将共同开展“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

  仅仅两天后,北京大学(含医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和香港大学等七所高校(简称“北大七校”,被戏称为“北约”)的招生网站上也同时发布公告,宣布2011年七校将举行自主选拔联合考试,以联考成绩作为录取参考标准。

  在各校给出明确信息的前几天,网上即出现了《八校联考高校自主招生进入“战国时代”》的帖子,称北京大学上海招生组负责人林姓教授已确认八校(“北大七校”+中国人民大学)即将举行联考,并由北京大学命题。最终,与传言不同的是,人大由八校“倒戈”向六校,形成了被称为两大阵营的“北大七校”和“清华七校”联考。

  除了两大阵营外,还传出了一则较低调的“组团”消息,称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八所高校也已经在缔结联考合约,明年自主招生将形成“三国鼎立”新格局。

  针对外界有关几大阵营对抗、“圈地”、抢夺生源的质疑,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丁光宏表示,联考并不是“联盟”,也不存在对抗,只是为了招到适合自己学校的学生,“在复旦能长得很好的苗子,不一定在清华能长得好,如果千校一面,那选拔制度就是失败的。”“至少在我们七所学校内部达成了共识,大家地位平等,充分尊重学生选择自由,不进行恶性竞争。这应当是一个进步。”丁光宏说。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熊庆年也认为,各所大学之间有竞争,都希望得到好的生源是无可非议的,但把七校联考看作是抢夺生源、两大阵营对抗是不恰当的,所谓的“阵营”也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北大“七校”不加入清华“七校”,或将所有985高校联合起来,搞统一高考?

  熊庆年认为,各所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想法、目标、文化都不一样,如果搞“大联合”,圈子到底多大也很难决策。相对来说,清华、上海交大等以理工类见长,培养目标接近;北大、复旦等校则相对更加综合,培养目标、教育文化也要相近一些,联合招考也顺理成章。“虽然各校在生源上有竞争,但总目标是一致的,要突破现存高考制度的束缚,更好地选拔符合本校办学理念的学生,让优秀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改变“唯分数论”

  “当初填报志愿时,对学校、专业几乎一无所知,结果一分之差到了这个专业,虽然没有了解也毫无兴趣,但也不得不来读,因为不管从意志力还是家庭条件上,都禁不起复读了。”吉林大学2007级的王超(化名)表示,到了学校后,自己所在的专业又不允许转专业,只能通过考研来重新选择,之前的4年学习则“几乎全部浪费了”。

  像他这样的人不在少数。2009年,麦可思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2009级本科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仅为32%。王超觉得,究其原因,是自己高中时太盲目了,从未考虑过除了怎样让分数“高些,再高些”外,还能做些什么。记者问及他对自主招生的看法,他觉得,如果4年前自己能够有一些参加自主招生或联考的机会,或许会更有目的性,促进对学校的了解和对自己的了解。

  11月5日,北京大学11名教授联名上书,认为“唯分数论”贻害无穷,使中小学教育过于注重考试科目和内容,忽视其他素质培养;高校也无法根据自身需求选拔学生,建议北大尝试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11月9日,北京大学回应:“信中所反映的问题的确是当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中的重大问题。”

  此次“北大七校”联考,也意在给学生更充分选择学校、专业的机会。在命题上,由参与高校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共性需求,联合命题,着重对考生素质与能力的考核。考生可以自主选择三所学校,地位完全平等,不分先后,三所高校可以同时给予优惠政策。

  而考试成绩出来后,组织者会提供每一门的单独成绩,但每科成绩如何使用,则由各高校根据人才选拔需求自行决定。如复旦大学就透露,由于强调文理综合素质,会要求报考复旦的考生提供七科的成绩(每科满分100分),语文、数学、英语成绩乘以2,加上历史、政治、物理、化学成绩,总分以1000分计。而有些理工科类或专业类高校,则可能会根据考生的某一个或两个单科成绩进行选拔。

  “北大七校”各招办负责人表示,他们希望这种联考模式可引导基础教育改革,不继续在分数最大化上下工夫,而是更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培养其兴趣爱好和抱负,让学生把自身的特长与高校培养人才的特色、目标结合。

  城乡公平难以实现

  “我们从没听老师说过自主招生,校长推荐也肯定没我们的份儿,都是省重点中学。”在湖北省西部某县城中学读高二的林娟表示,自己所在的高中,一年能考上一两个清华、北大就不错了,而校长推荐制对高中的选择,都是由每年清华、北大的录取比例决定的。自主招生、联考,和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

  林娟说,对于欠发达地区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无论是高考还是自主招生,他们都感觉越来越处于劣势。每年的高考中,农村学生比例都逐年下降。看了几道名校往年的自主招生试题后,她表示,这些题包含了很多时政内容,甚至还有现代诗、新锐电影,她根本看不懂也做不出来。“还不如高考,死记硬背对于我们来说,反而胜出的几率更大。”作为班里的前三名,她说,如果发挥失常,高考少考几分,就会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农村的孩子以前相信高考能改变命运,现在已经不相信了。考上一个三流学校,还不如在家种田。”

  相比而言,在上海读书的上海市位育中学学生顾宁宁(化名)则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在她看来,在综合能力、眼界甚至英语口语这些方面,上海学生无疑在全国是遥遥领先的。“既然是公平选拔,就应该以能力和素质为评判标准。”她说。

  针对城乡差异,2011年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已经开始对欠发达地区的优秀考生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据悉,“清华七校”联考考点将计划由去年的26个省份、29个城市增加至30个省份的33个城市,增加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海南海口市、宁夏银川市、青海西宁市。“北大七校”联考也宣布将面向全国所有省市和自治区的学生。

  而北京大学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获得推荐资格的中学已有一批县级、农村中学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中学。清华大学则首次推行自主招生试点“B计划”,针对欠发达地区的优秀考生,专家组将对初试成绩要求适当放宽,而通过“B计划”录取的学生,除按照学校的规定给予经济资助外,还将在学业和成长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在目前现状下,农村学生在自主招生过程中,确实会觉得受到了权利的伤害。他建议,仿照美国的做法,使贫困地区家庭的孩子在自主招生中得到加分评价,如在自主招生中规定比例,来自农村的学生必须占30%。

  熊庆年则认为,改革需要社会条件的支撑,美国高校的市场化程度很高,弹性很大,社会监督和约束也比较成熟,和中国的现状差异很大。教育的不公平,还是归结到中国区域大,发展又不平衡,这不仅是自主招生才有的问题,在曾经的全国统一高考中,也存在着不同地区的差别。既然是考试,就不能完全按个人禀赋,达到各取所需,现在的一流高校也只是为了选拔到适合自己的人才在进行探索。“公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自主招生会涉及公平,但不要简单的把不公平和自主招生联系在一起。”

  联考只是过渡

  丁光宏表示,现在的这种联考形式,并不是自主招生形式的结果,而只是一种过渡,但是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5年前,复旦大学曾展开“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在全国率先以“千分考”和教授团一对一面试实行预录取,高考成绩仅作为参考。“改革还会不断往前走,冰已经破开,但还要穿过冰,达到我们真正的目的,参加联考只是其中一部分。”丁光宏说。

  熊庆年表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年代,未来高考制度要进一步改革,使高校能够选拔符合自己标准的学生。在改革中,方向是清楚的,要多元化、多样化,同时尽可能降低社会成本,但招考牵涉面很广,种种矛盾汇集,改革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的矛盾,要探索了才知道。

  熊丙奇也认为,目前的联考只能是过渡模式。学校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后,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的进行自主招生测试,让学生疲于奔命地赶考,考试却大同小异,不适应自主招生的有效推进。他建议学习美国的多元评价体系,即学校不单独对学生进行笔试,而是基于SAT、ACT、AP等成绩,结合中学成绩;联考不和学校绑定,而是自由竞争,自由参与,自由认领。

  熊丙奇建议,更多高校举行联考,逐渐形成“学业水平测试+自主招生”模式,而此举关键在于学生要有充分的选择权。对现有的联考制度而言,首先要错开笔试时间,让学生可以参加任何一个联考;二是联考后,七所学校都应该接受考生成绩,而不应只能填报三所学校,且必须错开面试时间。

  他还建议,有的学校即便没有参加现有的两大联考,也可以认同联考成绩。美国SAT考试最初是哈佛大学对学生的智力测试,最后变成新生入学测试,推荐给更多学校使用,别的学校也纷纷采纳。

  熊丙奇认为,如果能更进一步,组织比较权威的联考,就可以取代统一高考。“如果自主招生扼杀学生选择权,就是增加学生负担;如果扩大学生选择权,让每一次考试都能在录取过程中发挥作用,就是减轻学生负担。以此为依据,过去的所有自主招生都是增加学生负担。”但他仍然认为,目前的自主招生联考及结合高考成绩的制度,是朝好的方向发展的。最根本的,就是自主招生应该回到应有的面目上来,保护学生选择权和教育竞争,而不能再出现操作上的问题,千万不能“有其形而无其神”。

  本报上海11月22日电

  > 相关报道:

  北大清华分别组建自主招考同盟竞争生源

  清华人大等7所高校组成自主招生联盟

相关阅读
  • 我国PMI环比上升0.2%创一年新高,证明经济见底
  • 采购员发展之路
  • 物流北京公益活动 运输爱心无止境
  • 大力提升环保装备产业增进势头
  • 铅酸蓄电池行业将大洗牌
  • 济宁:2011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今起开考
  • 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开展庆祝活动喜迎圣诞节
  • 济宁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 千余岗位等你来

    • 上一篇:性教育推广遇操作难题 无教材无专业性教师任课
      下一篇:95.7%的人认定民众幸福指数与政府作为有关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