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茜茜
晚报讯 明后天,上海首次高中学业程度测验将要开考。首次开考的科目为地理和信息科技。有些学生对此还不够器重,有些学生心存侥幸心理,还有的学生盼望蒙混过关。专家建议,考生考前一晚应充分把握最后时间,抓基础,重主干,不要钻在偏题、怪题中。
在颁布高中学业程度测验的消息后,有的学生把学业程度测试同以前的会考等同起来,认为所谓的学业程度测验与以前的会考没有什么两样,换汤不换药。于是,对学业程度测验的器重程度不够,认为简略地背诵一些基础知识点就可以过关。
还有的学生把学业程度测验当作 “小高考”,认为高考从只考一次变成了两次,于是花大批的时间搞复习,并且扑在难度较大的题型上,从而一时放松了其他科目标学习。
专家指出,一般来说,学业程度测验的试题难度不会很大。根据市教委规定,2010年普通高中学业程度测验命题要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接洽,杜绝偏题和怪题。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巧的考核在各科内容笼罩面原则上不低于80%,试题难度散布在1∶1∶8左右(难度系数0.8~0.85)。
因此,学生在最后时间中应当抓基础,重主干,不要钻在偏题、怪题中。
一方面,我们应器重学业程度测验,把它当成是考评学生平时学业程度的一次重要测验,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以平常的心态来看待,不能矫枉过正,去走极端。
据懂得,高中学业程度测验科目标成绩将作为高中相应科目毕业测验的成绩,将替代现有相干科目标毕业测验。,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在介绍 《上海市中长期教导改革和发展计划纲领2010-2020年》时指出,本市自2009学年的高一年级开端实行普通高中学业程度测验,该成绩是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概到2015年之后,本市高校录取将根据高考成绩和平时成绩,履行分层、分类录取。本市高中生将拥有高中学业程度测验综合评价成绩,也就是所谓的平时成绩,该成绩也将作为部分高校录取考生的根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