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今年国考人数比去年少一万 录取比例将达63.6:1

时间:2010-12-06 13:35来源:新京报 www.yunhepan.com

  全国141万人报名,103万人参加考试,缺考率出现增加趋势。首现35岁以上大龄考生与工农考生。录取比例将达63.6∶1超去年。国家公务员局表示“公务员热”已出现降温,“公务员热无碍中国发展”。

 


  12月5日,在南京女子中专考点,一名工作人员向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讲进场注意事项。新华社记者 孙参 摄


  综合新华社电 昨日,2011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同时举行,全国百万人参加考试。


  考试人数比去年少一万


  这次公务员考试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数为141万,比去年少了3万人。据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司长聂生奎介绍,最终报名确认参加考试的人数为103万,这一数字比去年少了1万人,而录取人数是1.6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000人。这也就意味着,2011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录取率将有所提高,达63.6∶1。


  62名工人农民通过审查


  今年的公务员考试有两个新举措,一个是放宽了报考年龄限制,指的是对非在职的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报考年龄放宽到40岁以下。今年,年龄在35岁至40岁的所谓大龄人员,共有575人报考。另一个是吸收工人、农民进入公务员队伍,共设14个职位,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数是62人。


  此外,针对大学生“村官”拿出了108个定向录取岗位,有5494人报考。


  有一个数字出现了特殊的变化,那就是报考人员的男女性别比为0.97∶1,而在以往都是男性考生多于女性考生。


  明年1月公布笔试成绩


  公共科目笔试后,有关部门将及时组织人员开展阅卷工作,预计2011年1月中旬公布公共科目笔试成绩,成绩合格线及进入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人员的名单,应试人员届时可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网站查询相关情况。


  ■ 试题分析:房价物价医改入试题


  行政能力测试紧扣时事;申论阐释“黄河精神”


  今年的“国考”试题涵盖人口普查、医改等多项时事热点,申论首次出现“制作宣传手册”这样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文案题型。


  经典题数字推理未考


  “题量很大,一般人都做不完。”昨天在北京西城区外国语学校考点,几名考生表示,今年的行政能力测试题难度较大,和往年相比也有很大不同,比如从前国考中必考的“经典题”———数字推理题被撤掉了。


  另外,今年的行测考题紧扣时事,很多题目涉及今年我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如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普查结果能否作为行政处罚依据、普查经费由谁承担;房价调控、医疗改革、地震常识等在这次考试当中均有涉及,另外成品油价格问题在这张试卷当中出现了数次。


  申论首次要求写文案


  “难就一个字!”走出申论考场,不少考生提及题目,都大呼难写:“都快写成散文诗了。”据介绍,今年的申论题目中,大作文主题为“弘扬黄河精神”,不少人觉得这一题目太“抽象”;此外,还要求借鉴亚马孙、尼罗河等治理河流经验,结合中国的黄河治理谈谈启示。


  不过,最新鲜的还是今年的申论首次突破了以往的硬性公文体,还要求写文案,要求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并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


  ■ 专家点评:申论难度大得分会降低


  专家认为题目有创新,平均得分会低于去年


  “这种具体文案类型的考题,以往是没有的。”昨天,中公教育集团创始人、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李永新表示,以往的申论多是要求考生撰写对策,而今年在题目设置上实现了创新。


  李永新介绍,以往国考的申论考试中,副省级以上、地市级及以下的考试都是同一主题或相近主题,但此次申论考试完全不同。“副省级以上关注黄河治理与中华文化,地市级及以下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和无根文化。”他认为,这样命题更为实际,前者要求视野开阔,能够驾驭宏大命题;后者更加注重考察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认为,今年的题目难度比起去年有所增加。去年,国考申论的平均分为30—40分之间;李永新估计今年的平均分可能只有30分,甚至更低。

 

  ■ 试题摘选


  1.关于我国的军衔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士兵军衔肩章版面底色有棕绿色、天蓝色、黑色三种


  B.一般分为帅、将、校、尉、士五个等级


  C.刘伯承、陈毅、粟裕等人曾被授予元帅军衔


  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度是在1949年


  2.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震源的深度越浅,地震破坏力越大,波及范围也越广


  B.我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台湾西南、西北、华北、东南沿海


  C.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


  D.2008年汶州地震是我国自1949年以来破坏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


  3.互联网怎样影响了我们的社会和生活,这看上去好像是个( )的话题,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但事实上,有几个人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说细致,说出点儿新意,说出点儿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


  A.见仁见智 理由


  B.众说纷纭 道理


  C.历久弥新 独见


  D.老生常谈 妙处


  4.编制宣传手册


  国家某部门拟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题教育的材料。宣传手册由四个部分组成,依次为“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请参考给定材料,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

  这一次公务员考试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如何保证考试的公平?怎么正确看待“公务员热”?就这些热点问题,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司长聂生奎5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务员招考只会促进国家的发展。

 


  国家公务员局官员表示,“公务员热”已出现降温,“公务员热无碍中国发展”


  集中考试导致“公务员热”


  记者:这次公务员考试前,社会上再次热烈争论起“公务员热”的是与非,甚至有人说“公务员热”会阻碍中国的发展。您怎样看待“公务员热”?


  聂生奎:因为我们采取的方式是集中考试录取,报名自然就会集中,也就是所谓的“公务员热”。举个例子,如果让电力、通讯、金融行业的所有大企业集中起来招聘人员,报名人数肯定也会超过百万,录取率可能比公务员考试还要低。我们公开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就是给所有人以公平竞争的机会,确保把优秀的人才招进国家机关,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服务,这只会促进国家的发展,何谈阻碍中国发展呢?


  缺考率出现增加趋势


  记者:今年最终参加考试的人员比去年少了1万人,这是不是说明“公务员热”已经开始降温了?


  聂生奎:的确,随着人们在报考上更加理性,“公务员热”已经出现了降温的苗头。还有,一些地方的缺考率出现了增加的趋势,很多人都放弃了考试。


  记者:“公务员热”为什么会降温呢?


  聂生奎:我们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随着中国经济形势的好转,就业问题有所缓解,人们的就业选择更加多样化了;二是很多人在报考时更加理性,不再抱着凑热闹的心理;三是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85%以上的职位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历,一些大学毕业生还没有做好到县级以下基层工作的准备,放弃了报考。另外,对于很多在职人员来说,变更职业的机会成本不断加大,很多人不再考虑重新选择自己的职业,今年在职人员的报考人数为15万人。


  参加培训班无助于面试


  记者:公共科目笔试结束后,一些达到合格分数线的人会参加面试和专业科目笔试。参加一些机构的培训班,会对报考人员的面试有所帮助吗?


  聂生奎:我们一直强调,国家公务员考试不指定用书,不办辅导班。公务员考试是一种着重考查考生实际能力的考试,笔试是这样,面试更是如此。现在社会上各类公务员辅导班非常多,还有一些打着“保过班”、“VIP班”的旗号,实际上都是幌子,没有实际意义。


  很多面试培训班会教考生一些回答面试问题的技巧或套路。等到考试时,有的考生就会依靠这些模式答题,根本反映不出自己真实的能力和水平,有时甚至会答非所问。真正有能力的考生,只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谈自己的观点,就会将真实的能力展现出来。


  我在这里奉劝考生,不能依靠所谓的面试技巧,考生只需要面试前了解一下面试的知识和程序就可以了。


  网上答案很多是错误的


  记者:那么网络上一些培训机构公布的公共科目笔试答案是不是有参考价值呢?


  聂生奎: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从来不公布答案,培训机构发布的答案只是他们自己做出的答案,当中很多都是错误的。他们公布所谓标准答案无非是想吸引考生去上他们的辅导班。(据新华社电)

相关阅读
  • 我国PMI环比上升0.2%创一年新高,证明经济见底
  • 采购员发展之路
  • 物流北京公益活动 运输爱心无止境
  • 大力提升环保装备产业增进势头
  • 铅酸蓄电池行业将大洗牌
  • 济宁:2011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今起开考
  • 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开展庆祝活动喜迎圣诞节
  • 济宁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 千余岗位等你来

    • 上一篇:武汉10万大学生户籍滞留引发管理难题
      下一篇:三年幼儿园交数万元 济南幼儿园高收费引争议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