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山东省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基地在沂水揭牌

时间:2010-12-24 16:26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www.yunhepan.com

  

 

  图为山东省旅游局副局长赖征宇(左)与临沂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晓共同为山东省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基地揭牌。(张译文 摄)

  新华网山东频道12月24日电(张译文 霍春竹)12月24日上午,“好客山东贺年会”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研讨会、山东省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基地暨山东亲情沂蒙旅游集团挂牌成立仪式在临沂市沂水县隆重举行。

  山东省旅游局副局长赖征宇,临沂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晓等领导出席仪式并为山东省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基地和山东亲情沂蒙旅游集团揭牌。

  赖征宇在讲话中指出,在山东省旅游行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大变革中,临沂市沂水县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树立沂水旅游整体品牌,壮大旅游企业经营规模,成立专业研究基地和旅游企业集团,开国内县域旅游发展之先河,走出了一条十分有益的发展路子。沂水旅游打出了一记漂亮的组合拳,为下一步的快速健康发展夯实了根基,这一重大举措必将有力推动沂水旅游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刘晓在讲话中强调,山东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基地和山东亲情沂蒙旅游集团的成立,要成为沂水县整合产业优势,借力智库机构、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和切入点。山东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基地和山东亲情沂蒙旅游集团要统筹分析、科学决策、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创新发展,努力带动全市旅游业实现大发展,新跨越。

  近年来,沂水县通过实施“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集群发展”的旅游发展战略,坚持走“区域整合、优势互补、共塑品牌”的集群式联合发展路子,以改革创新引领产业布局,发挥政府引领和宏观调控作用,调动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以资源整合为手段,突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及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调整深化沂水旅游模式,努力打造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形象,全县旅游业继续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截止至今年11月底,全县景区接待游客43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7.8亿元,预计全年景区接待游客突破4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9亿元,旅游综合指标继续在全省县域领先。

  山东省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基地是全国第一家省级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基地,由山东省内外长期从事旅游研究的专家、学者组成。当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省社科院、山东省旅游规划研究院旅游发展研究基地一并揭牌成立。研究基地的建成,将进一步依托沂水县旅游资源,总结和探索旅游发展新规律和发展趋势,提炼和创新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和新思路,打造旅游管理、资本和市场营销研究的专业学术平台,促进沂水旅游健康发展,指导全省县域旅游经济实现新的突破。

  山东亲情沂蒙旅游集团是全省第一家整合政府控股旅游企业和民营旅游企业资源重组成立的县域民营旅游集团。由沂水雪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沂水天然地下画廊旅游有限公司、沂水沂蒙山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合并新设组成,新合并的集团公司拥有资产3.8亿元,员工360人,涵盖旅游开发、景区管理、酒店经营管理、旅游地产、管理咨询等六大板块。该公司成立后将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创建省内独有的景区企业市场运作商业模式,构筑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产业链,并尽快完成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打造集休闲、观光、娱乐、服务、地产等要素组合的旅游产业园,争创国内一流的知名旅游企业。

相关阅读
  • 我国PMI环比上升0.2%创一年新高,证明经济见底
  • 采购员发展之路
  • 物流北京公益活动 运输爱心无止境
  • 大力提升环保装备产业增进势头
  • 铅酸蓄电池行业将大洗牌
  • 济宁:2011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今起开考
  • 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开展庆祝活动喜迎圣诞节
  • 济宁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 千余岗位等你来

    • 上一篇:2010旅游商品全国大赛揭晓:东平获四项大奖
      下一篇:孙子文化旅游区获全国旅游规划创新奖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