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节前进行的四川省公务员招考体检中,由于一项肝功能指标超标,施欣的体检结论被鉴定为“不合格”,他因此无缘自己报考的工作岗位。

2月10日下午,施欣向记者出示四川、江西、湖南三地医院对他作出的体检报告。
中国青年报报道 对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施欣来说,2011年春节是他27年来最难熬的一个春节。在节前进行的四川省公务员招考体检中,由于一项肝功能指标超标,施欣的体检结论被鉴定为“不合格”,他因此无缘自己报考的工作岗位。
施欣为此感到委屈和不平:因为身体疲劳、服用药物、饮酒等都有可能导致该指标超标,医院仅以该指标超标就做出“体检不合格”的结论,难有说服力。
为此,春节前后,施欣辗转江西、湖南、四川3个省,前往3家医院做了4次体检,以证明自己的肝部是健康的。4次体检结论均显示,施欣的肝功能正常,相关指标也没有超过公务员录取的标准。
用人单位则认为,他们严格按照公务员招考有关规定走完了录取程序,不能越权推翻医院的体检结论。
体检前曾坚信这份工作板上钉钉了
2010年9月30日,四川省发布《关于2010年省直机关和垂直管理系统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公告》,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工作人员1323名。10月,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三年级学生施欣报考了四川藏学研究所“业务处室藏学研究”职位。
四川藏学研究所招考的两个职位均不限专业,仅注明要求“英语读写能力强,不晕车,能到高海拔地区出差调研”,因此报考人数较多。该所工作人员从组织部门了解到,大约有700人报考了该所的两个职位。
施欣一向热爱运动,是学校乒乓球、羽毛球协会发起人与负责人,在文学院羽毛球比赛中还拿过第一名。他认为,以自己的身体素质,到高海拔地区出差肯定没问题。
笔试中,施欣的申论成绩61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成绩52分,两项折合笔试总成绩39.55分。最后,他以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成绩第一的名次进入体检环节。
四川藏学研究所一名工作人员说,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体检只不过是走个程序而已。
就连四川藏学研究所所长谢刚政也觉得不会有什么意外了。1月19日下午,也就是在体检前一天,谢刚政与施欣在谢的办公室进行了一番谈话。据施欣回忆,当时谢刚政说,所里现在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希望施欣转变角色,尽快上手,提高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言语中充满了期待。谢刚政还顺带谈了住房公积金、福利待遇等话题,两人甚至聊起了施欣家乡的情况。
从所里出来,已是下午5点了,施欣激动不已,“感觉领导还是很重视我的”。他也坚信,“这份工作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体检不可能有问题。”
回到研究所附近的旅馆,施欣准备休息一下。学校位于四川省南充市,离成都200公里,他在接到体检通知的第二天就乘坐火车赶往成都,一路旅途劳顿,他想先睡个觉。
没想到,当天,这个50元一天的小旅馆停电了,老板说至少要过两个小时才能来电,施欣决定去市中心繁华商圈春熙路逛逛。事实上,在春熙路施欣并没怎么逛街,大部分时间是坐在街边椅子上“回味领导下午说的话,兴奋地憧憬未来的工作”。
晚上9点多,施欣回到住处,洗澡上床,准备休息。“水温不高,有点感冒”,施欣吃了点感冒药“康必得”。加上情绪亢奋,施欣一晚没睡好,“只迷迷糊糊眯了一个小时左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