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成都市医管局再次出台加强市管公立医院质量管理规定,对药占比例提出了更过细的请求。三级综合医院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不超过42%,二级综合医院不超过44%。记者在回访时,发明了一些医院“各出奇招”来下降药价。
拆零出售门诊处方金额降落22%
今年2月底,成都市第三国民医院开端在全市实行药品拆零出售。医院在册的390多种口服药,有268种可以拆零。药房主任黄心一说:“其他品种大部分都是小包装,不需要拆零出售。”
看起来的小转变让医务人员都“比较排挤”。医生必需要熟悉众多药品的包装规格;划价处需要将药品的计价系统重新修正;药房还得增加人力。还有一个可能产生的问题药房如履薄冰:工作量一大,“长相类似”的药品可能会被弄混。
昨日,药房主任黄心一随手拿起了两张已经取走的处方单。一位32岁的男性得了牙周炎,医生开出的青霉素v钾有12片,而一盒药有24片,价格为21.1元。这位患者最终花了10.1元。“牙周炎是短期沾染,吃4天就可以了。”另一位是哮喘病患者,30片装的甲泼尼龙片,他买了12片,节俭了22.78元。
数据显示,医院从2月底到现在的4个月时间,门诊处方的平均金额比2009年同期降落22%,而医院药品收入增加了12%。黄心一说,这是因为医院的门诊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8.5%。
二次谈价医院最高药价降了30%
翻开工作记录,看到今年以来平均每个急诊病人的药费把持在100元左右,成都市儿童医院副院长胡显良很有成绩感。
胡显良说,医院一直在为下降药费而努力。前年,他就听说武侯区国民医院与各大医药供给商进行过二次谈价,把药费降了。那一年,儿童医院也试着与药商进行二次谈价。虽然艰苦重重,但还是把部分药物的价格下降了些。为此,他曾被请求“背书”。
医管局成立后,多次提出要让费用低一点。于是,医院再次打上了二次谈价的主意。经过谈判,医院采购的药品及耗材成本平均降价5%。一种抗生素类药物,降价30%,成为采购药品中降幅最大的单品。胡显良说,抗生素用处广泛,统计数据显示,儿童医院70%的处方签都涉及应用抗生素。仅仅是这样一个单品,就为70%的患者节俭了30%的药费。(王浩野 刘春梅 席秦岭 孙小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