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的蔡先生半年前不幸中风,经过治疗,命是保住了,却因神经功效受损,落下有饭吃不进嘴的为难。
蔡先生住院期间,仅靠从鼻腔插入一根胃管,将液体食物打进去。可这根从鼻腔进入的管子使他很难受,说话不方便,还经常发炎。出院后医生交代得长期带着这根管子,蔡先生坚决不干。
正当全家人一筹莫展时,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吴杰会诊时提出,可通过胃镜在腹部打一个“钥匙孔”,置入一根连通胃腔和腹部皮肤外的造瘘管,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日前,蔡先生接收手术后,顺利地通过腹部的胃造瘘管“进食”,摆脱了鼻腔长长的胃管。
吴主任介绍,这种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完整可代替外科开腹的方法,伤口极小,造瘘管可保存达数月;如不需要了,十几天后即可拔管,无后遗症。(孙圣斌 祁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