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生局昨日通报,6月28日至7月4日一周内,北京市再报告2例手足口逝世亡病例,今年以来,全市因患手足口病逝世亡患者,增至11人,其中包含外地在京居住或求诊患者。
截至7月4日,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7897例,较去年同期(13577例)上升105.47%,其中逝世亡11例;重症298例。上周内,报告手足口病2807例,比去年同期上升170.68%;其中,除逝世亡两例外,重症54例。疾控专家分析说,目前,北京手足口疫情重要暴发在流动人口聚居处,患者中外地散居和托幼儿童占多数。
统计显示,从6月6日到7月4日,近一个月内,北京手足口病逝世亡病例从4例上升到了11例,且重症患儿持续两周都在以50多人的速度增加。根据疫情走势,疾控部门预测,未来一两个月,北京地区手足口疫情仍将高发。
此外,北京麻疹疫情也持续高发,上周报告麻疹104例,比去年同期上升700%。患者包含散居儿童,居家待业和各职业人群。
【小贴士】
手足口病症状及防治
高发季节:每年5至7月。
传播道路:饮食、触摸、飞沫、喷嚏、咳嗽等。
发病人群:1至5岁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幼童是重要受侵害人群。
发病症状:多数患儿往往先呈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疹子,口腔出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还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防治:症状较轻的患者,多喝水、多休息,7至10天可自愈;少数病情较重的患者,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应及时治疗。
麻疹症状及防治
埋伏期:7至21天。
传播道路:飞沫传播。
发病症状:出疹前期患者会呈现发热,怕光,流泪、流鼻涕和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3至4天后鼻炎和咳嗽加重、眼结膜充血,口腔颊黏膜呈现大小不等的白色斑点。继而身材自上而下呈现丘疹样疹子,发疹一般持续3至4天。
防治:预防被麻疹病毒沾染,应常晒被褥、晒衣物,人体常晒太阳,开窗换气,避免人群集会,并注意多喝水。有麻疹症状的患者应早就诊、早隔离、早治疗。 (记者魏铭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