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小暑,白晃晃的太阳看上去格外刺眼。
昨天下午1点多,记者开车经过西湖大道时,车外温度是40℃。
几乎是同时,记者接到读者报料:路上有个老人热逝世啦,被送到杭州市三医院了!
高度中暑,脏器热衰竭
记者赶到杭州市三医院时,病人正在急救中。医生说,是路人看到老人昏迷在路边的,叫了120送来了。
接诊的急诊科王赛英医师告诉记者,患者身上没有身份证,无法推测他的具体年纪,也无法接洽到他的家人。患者被送到医院时情况十分危急,已经重度昏迷,心跳呼吸微弱,浑身很烫,体温高达42℃摄氏度,全身皮肤干燥,血压已经无法测量。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抢救,大批补液后,血压尽管能测量得到,但仍然很低,呼吸也十分急促,心率快达160多次/分。
王医生说,老人属于高度中暑,但不消除其他疾病,目前还在抢救中。
据悉,老人基础体质差,又缺乏自我保护才能,高热天缺乏防暑措施,才呈现昏倒在路边的情况。急救医生最后确诊该患者是肺部沾染并发热衰竭。
到昨晚11点记者发稿时止,老人尚未脱离危险。医生说,老人肺部沾染很厉害,脏器呈现大面积衰竭,从目前来看,生还的盼望很渺茫。
据悉,随着气温增高,这些天,医院急诊室里类似中暑症状的突发病人一下子增多了。这些市民重要呈现晕倒、呕吐、胸闷和呼吸艰苦,容易焦虑等等。
因热诱发了其他疾病
专家介绍:酷热是疾病恶化的重要诱因。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尤其是个要挟。7月5日,有报道称,北京有一位27岁男生,在火车站排队买票产生了猝逝世,与车站闷热诱发心脏衰竭有关。6月初,印度也有消息称,其西北部可能达到接近50℃高温,大概有接近300人因为这个高温呈现了逝世亡。
昨天,就最近全球范畴内“热逝世”事件原中央景象台台长,原中央景象协会气象与长期预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小泉做客某网站时表现,“热逝世”不完整是因为热的原因,热是诱因,可能诱发了高血压、血汗管病或者其他的疾病而造成的逝世亡。
快要出梅了,警惕高温病
虽然今天仍然有雨,不过,医生们说,从昨天的病人来看,市民们要提前警惕出梅后的酷暑了。
“出梅后,年老体弱人群应主动避暑。”王赛英医生说,中暑是因人体体温中枢不能适应气温无法调节导致身材不适,如功效衰竭、高烧、头痛等。
王赛英提示,气温超过37℃后,要注意防伏气逼进体内:不要大汗淋漓地从外面进屋后,直接跑到空调下面直吹,也不要整天呆在空调房里。
市三医院血管外科孟路阳医师说,高温天血液粘稠,市民易产生血栓。随着气温升高,这类病人增多,年轻人的比例在上升。
不过,医生也提示说,天热也别太贪恋凉快,还是要注意一下:若到防空洞去,在洞内纳凉时间不宜过长;防空洞内气温比较低,建议带长裤长袖入洞,如果想睡个午觉,请带条毯子;同时长期在空调间里的也要防患上“空调病”。(林丹 陈文蕾 黄春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