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扶优扶强旅游企业。实行自主品牌战略,推动连锁经营和网络化经营,扶持旅游企业向高低游产业延伸,向国内国际扩大。扩大开放,引进国内外优良旅游企业进入上海。扶持优势旅游企业和创新型旅游企业。培养一批以旅游业为核心业务的综合性旅游团体。
嫁接优势,把上海旅游业的发展建立在信息化和人才优势的基础之上。用信息技巧彻底改革上海旅游业,推动旅游电子商务,进步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程度。进步旅游人力资源素质,建设区域旅游人才培训中心、信息与交换中心、行业职业才能认证中心。
2?抓服务,推动旅游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把旅游作为惠及全民的事业来抓,突出旅游的公共服务功效,施展旅游公共服务在全市和谐建设,提升市民生活品德、建立城市形象等方面的功效性作用。器重市民旅游休闲产品的创新与供给。更加器重旅游对扩大就业、建设节俭型社会的作用。
着力完善旅游公共服务系统。逐步建成由城市旅游服务系统、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旅游应急与救助服务系统,花费者权益保护系统等组成,笼罩全市的旅游公共服务网络。全面提升了城市的综合旅游服务品德。
深化旅游行政管理体制与职能转变。在不断弱化对行政管理手段的依附,强化管理服务、和谐服务、信息服务、配套服务的基础上,深化旅游部门的产业增进、规制保障、市场监管、形象营销、资源整合、公共服务、区域和谐等职能,积极努力地从全能型政府转向有限型政府,从审批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从高成本政府转向高效能政府,从人治政府转向法治政府,使政府的职能定位更符合城市的发展需要,满足市民和游客不断增加的旅游需求。
3?抓创新,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借助奥运、世博契机, 强化城市形象推广和旅游市场开发,全面布局,形成国际、国内客源市场的梯度开发格式,把旅游推介、国际航空、友爱城市、消息媒体、展览演出等渠道整合和谐起来,构筑城市形象推广的主渠道。制定增进旅游的鼓励政策,施展企业招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创意提升资源,形成都市特点旅游产品。整合长三角水上旅游资源,推出“新江南游”,发掘华东旅游精品,重塑“新华东线”,包装世博及其关联景点,打造“世博之旅”,开发迎奥运迎世博包机、邮轮等专项产品。创新发展都市乡村旅游,提升发展商业旅游,大力发展水上旅游,深化发展会展嘉奖旅游,拓展文化旅游,整合发展工业旅游,都市旅游产品系统日益丰富。
深化区域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共同制定和实行长三角区域旅游形象推广战略,共同开发与推广奥运、世博旅游线路和产品,深化奥运、世博旅游营销招待合作,率先实现区域旅游服务系统与配套一体化。拓展合作范畴,摸索沿长江旅游合作的内容与方法。拓展与大阪、釜山、伦敦、洛杉矶等国际旅游城市的多边合作。
三、进一步转变旅游业发展方法的几点思考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也是新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30年,可以说旅游业是伴随着国家的强盛、改革开放的深入不断发展的。党的十七大开辟了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反思上海旅游业转变发展方法的摸索,我们感到,上海旅游业必须依托全国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上海旅游业发展的很多问题才刚刚破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领导,顺应城市和社会发展请求,勇于迎接挑衅,推动旅游业加快转型。
一是对旅游业属性的认识要不断深化。今天看来,旅游业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作用与优势,要既当产业抓,又当事业抓,我们要擅长摸索旅游业社会功效的实现道路和载体。
二是旅游部门对产业的调控才能要主动随着产业发展方法的转变不断调剂细化。旅游部门的职能,需要与旅游业发展和结构调剂相适应,我们要擅长站在行业的高度兼顾和谐、整体设计、及时调剂,不断建立和完善更有效的产业调控、部门和谐、综合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