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陈竺前往朝阳区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北京朝阳医院等地,就此前北京出台的深化医改计划进行调研。今年是深化医改的第二年,也是最为要害的一年,最近卫生部正组织对各地深化医改的情况进行调研和督导。
不让主力部队脱离主战场
陈竺在调研时说:“应当让公立医院作为优质医疗资源承担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而不是让医疗‘主力部队’脱离‘主战场’,去追逐市场利益。”北京在“大卫生”体制下管理公立医院,更有利于施展其在声援基层、参与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的作用。
“北京的卫生工作起点高、基础好,在深化医改过程中不仅提前完成很多中央规定的指标,而且还形成了因地制宜的新亮点”,陈竺对北京医改表现确定,并鼓励北京应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进一步摸索。
北京现状
公立医院设嘉奖性财政补偿
此次北京医改计划提出“按照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三个方向,履行不同的人事制度、投入机制、运行模式和考核评价制度”。
北京在8家三甲医院完成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基础上,今年将在朝阳医院试点新型财政补偿机制。
市卫生局表现,成本核算基础上摸索建立的新型财政补偿计划中,医院在取消药品加价后,公益性医疗服务的亏损从三个渠道补偿:营利性医疗服务及医疗耗材的收费;赢不抵亏的部分由财政给予适度的经常性补偿;设立嘉奖性财政补偿政策及基金,鼓励医院主动把持医疗服务成本。
鼓励退休医生进社区医院
在朝阳医院与医务人员座谈时,有医务人员建议,摸索多元化医院格式,领导医疗人才下到基层,如接收退休医生进社区等。陈竺对这些建议给予确定, “优质资源要下沉,关口要前移,在保持公立医院主导同时,也盼望民营医院参与发展。”
在北京朝阳区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陈竺懂得到,中心和大医院建立了良性互动过程。陈竺说,“随着工作力度加强,基层才能的加强,群众不愿到社区看病的现象正在改观。”
北京现状
社区医生待遇拟向公务员看齐
待遇低是社区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重要原因。目前,本市卫生部门正在同相干部门和谐,推动社区医务人员工资程度向公务员和教师看齐,同时还打算工资上涨后拿出一半用于绩效考核。
去年下半年,国务院安排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将社区卫活力构的职工薪酬,首先纳入绩效工资改革之列。市卫生局盼望借助这个机会推动社区医务人员涨薪,并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建议。
早在去年下半年,本市就启动了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考核试点,将社区“家庭医生”团队向居民供给健康服务的质量与数量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
慢病需家门口医院精致护理
在北京朝阳区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陈竺说,慢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要挟,慢病要靠贴近家庭、贴近群众的健康“守门人”长期的精致管理和预防,这种工作很难由大医院承担。
陈竺建议,北京在基层医疗机构和大医院联动过程中,进一步施展大医院的人才培养作用。目前北京已启动住院医师培训,盼望在规范培训方面做得更好;同时也要调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全科医生培训的积极性。
北京现状
慢病管理正与大医院连接
为施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使居民的慢病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及时转诊,卫生局预计,在明年年底前将完成的市区两级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网络,不仅可认为居民建立动态、持续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帮助社区医生全面懂得辖区居民的健康状态,还能让病史和每一次诊疗、用药情况随人走,实时更新,实时显示在全市任何一家社区门诊或公立医院医生的电脑上,确保医生开出的检查治疗计划,更有针对性,更经济合理。
今年下半年,这一信息系统将首先在全市35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90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分阶段推广利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