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7月13日电(李佳佳 叶艺勤)由英国《金融时报》携手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医疗卫生和生命科学峰会13日在此间举办。该会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发展迅速的医疗打算,包含普及全民医疗、改革公立医院、创立世界程度的生命科学产业。
摩立特团体合伙人及亚太区副总裁乔治•贝德表现,如何适应中国13亿人口是中国医疗体制所面临的难题之一。中国需寻求一套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体制,应表现为治疗解决计划与商业模式两方面。
此间有关人士指出,应在治疗解决计划方面尽可能取得实际性的突破,如是否可让一位癌症患者延伸两个月的生命,而不是在现有的治疗方法中做很小的转变。此外,创新的商业模式还应考虑到病人、医生及支付者等各方之间的平衡关系。
乔治•贝德流露,现在中国发达城市的医疗程度已与国外发达国家基础一致。但是中国二、三、四线城市的情况却完整不同。由于西方国家没有遇到过像中国如此宏大的医疗团队,如何以创新的方法对边远的医务人员进行教导、培训又是另一个宏大挑衅。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医疗系统发展小组组长裴珊睿补充道,中国的医疗改革还需重视“三质量”,即农村及边远城市的医疗服务质量,如远程通信、医疗设备等设施;政府在医疗方面的开支应有较好的“质量”成果,其可体现在病患是否得到良好的服务;病患对医保的“质量”满意度。目前,病患在医保系统中占领十分重要的角色,政府部门应可供给相干病患的反馈信息与数据,方可作出更正确的断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