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联动乘势而上
三年看年头,今年的建设任务十分沉重,也非常急切。面对未来,我市各有关方面信心满怀,高低联动、政企联手,全面推动长江三峡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招待设施、生态屏障等各方面的建设。
除了推动景区建设、邮轮打造、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工作,市旅游局还在整理规范长江三峡旅游市场秩序上苦下工夫,为打造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是对重庆长江沿线旅游港口,特别是朝天门港和万州港的市场秩序进行综合整治,打造长江三峡旅游“窗口”形象,二是摸索长江沿线港口旅游市场秩序管理的长效机制。三是建立长江三峡旅游营销票务中心,加强景区门票管理,对擅自降价竞争,捣乱长江三峡旅游市场价格秩序的旅游景区予以处分。四是加强三峡旅游船管理,努力实现我市长江三峡内河旅游船星级化、标准化。
市林业局拟用10年左右时间,实行长江两岸森林工程380万亩,基础实现长江两岸绿化“全笼罩”,计划区森林笼罩率由22.2%进步到52.2%。以海拔600米等高线为主轴,建设库岸生态防护林和山脊生态防护林两大林带,把长江两岸巫山—云阳段建成峡谷生态景观区、万州—涪陵段建成深丘生态产业区、长寿—永川段建成都市生态屏障区,再现“一库碧水、两岸青山”的景象。
市交委则表现,将兼顾计划,形成更加科学的三峡旅游港口码头布局。根据三峡旅游景点散布情况,重点对主城、涪陵、万州、忠县、丰都、云阳、奉节、巫山等地进行了科学的旅游码头布局。“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旅游码头改革升级力度,建设一批高级次旅游码头,预计到“十二五”末,将改革或新增旅游码头泊位12个,年客运通过才能400万人次。
万州区缭绕把万州打造成三峡旅游目标地的目标任务,举办“城市之间”全民健身娱乐运动,开工长江三峡国际低碳漂浮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力争尽早施展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对其他产业、经济增加起到的带动拉动作用。
巫山县联合县内资源特点和市场实际情况,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强化旅游宣传营销,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着力打造小三峡生态游和“巫山红叶”品牌,实现旅游收入翻番。
三峡旅游正扬帆竞发,乘势向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