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6月6日电(记者 曾利明)中国预防接种的服务需求开端呈现多元化趋势,尤其是儿童基础免疫,应根据沾染病风行特点、疾病累赘等进行免疫升级,以适应打算免疫的新需要。这是今天出席“城市化过程中的免疫预防策略”高峰研究会专家提出的一致看法。
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尹力在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把持中心与赛诺菲.安万特疫苗事业部联合召开的本次会议上称,从2007年起, 国家扩大免疫计划范畴,免疫接种疫苗种类由6种扩大到了14种,预防的沾染病由7种增加到15种。随着中国城市化过程加快,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高,给公共卫生和沾染病防控带来新挑衅。
与会专家指出,目前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流感以及儿童肺炎球菌疾病的疫苗都已有新剂型,为免疫计划升级供给了新选择。以脊髓灰质炎疫苗为例,对口服禁忌者,特别是免疫缺点者和正在应用免疫克制剂者可优先考虑应用灭活脊灰疫苗。对于早产、低出生体重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等可能呈现免疫低下的婴幼儿,家长可按“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选择注射型的脊灰灭活疫苗。
专家强调,由国家财政支付费用14种免疫计划疫苗属于第一类疫苗,为所有适龄儿童供给免费接种服务;水痘、肺炎球菌、流感等属于第二类疫苗,由家长自愿、自费选择接种。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中国疾病预防把持中心主任王宇以及公共卫生范畴著名专家、学者一百多人出席研究会。(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