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德日今年从容抗热浪
编者按:近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中央景象台高温预警级别连升三级。此刻,不仅是我国,高温气象几乎“烤蔫”了全部北半球!在灾害性气象面前,各国都将眼光集中在了生命健康权利的保卫上。经济补偿至关重要,制度关心更不可或缺。请看本报驻法国、德国及日本记者发回的最新报道。
法国
天热不让老人独居
近来,欧洲持续高温,令法国人突然想起了7年前那个炎热而可怕的夏天:2003年,持续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导致全部欧洲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7万人丧生,其中法国逝世亡1.5万人。
今年,滚滚而来的热浪到来前,法国提前进入防暑二级警报。卫生部部长巴歇莱夫人铿锵有力地表现:“我们坚决不能再产生2003年那样的事!”
法国《费加罗报》7月10日这样指出:“法国人应当感谢2003年那个夏天。”法国的高温防暑系统正是在那之后才建立起来的。西欧地区尤其是法国,过去夏天并不太热,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很少超过32摄氏度。但近年来,高温气象逐渐显露其凶狠的一面。在法国的高温防暑系统中,重要关注对象就是老年人和室外工作者:
各社区都建立了高温办公室,并设立免费热线电话,通过电话与社区内所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保持密切接洽,并随时供给各种防高温咨询和帮助。
系统还规定,养老院等老人集中的处所,必须拥有一个安装空调的空间,以便在高温时让老年人集中到那里避暑。
医院要增加招待中暑者的才能和床位,以便在高温产生大批患病者时,保证及时的招待与救助。
加强高温劳工保护制度,气温超过30摄氏度时,雇主必须让室外工作者休息,同时供给水和清凉的饮料。
法国媒体近来不断强调,邻里间、亲朋中如有老年人的话,要多加关心,加强接洽,不要让他们在高温气象内独居一室,以免因高温引发疾病,增加逝世亡风险。(姚蒙)
德国
超过35度就放假
进入7月以来,德国酷暑难熬,持续几天室外温度达到38度以上。《生命时报》记者采访了一家德国著名企业。走进他们的办公楼时,记者发明,每间办公室里都挂着一支温度计。这些温度计都放在离地面一米的地位。询问之后才知道,这是按照德国劳工法的请求设置的。
德国在2004年8月修订的劳工法中,明白规定了工作场合的温度。2010年6月,政府对有关高温作业的规定又进行了修正。
据记者懂得,德国高温作业的规定重要分“三个阶段”:26—30摄氏度度(不包含30摄氏度)之间工作,雇主除应当保证员工正常的休息时间及供给良好的卫生设施外,还应当采用措施“保证舒适的室内空气质量与温度”,包含安装百叶窗、供给冷饮等。同时,还可以通过调剂高低班时间或延伸休息时间、分发免费游泳票等方法来“降温”。另外,在这个温度之间,企业可放松对员工的着装请求,容许穿短裤和凉鞋上班。
在30—35摄氏度(不包含35度)之间,雇主必须“强迫”采用降温措施。室内办公的企业,雇主应在工作空间安装空调,或者租空调用,因为德国的高温气象一般不超过半个月。
气温超过35摄氏度,则被认为是不合适办公的温度,包含室外和室内。因此,只要气温超过35摄氏度,员工就可以放假休息,公务员及无法停工的企业,安排员工倒休。一旦发明在此温度之上,仍安排员工在室外工作,雇主将接收劳工法的重罚。
德国在测试办公室温度方面,也有严格规定,即必须把温度计放在离地面至少75厘米的处所,避免放置在阳光直射和过于昏暗的角落。是否属于高温气象的断定,不以景象预报为参考,而是根据办公室里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如此一来,避免企业找借口不让员工休息。
据记者懂得,德国法律规定,高温气象,需给员工支付更高的工资,具体数额没有限制规定。一般,由工会出面与企业董事会协商津贴发放具体数额。此外,德国还把“热假”作为法定的带薪休假写进了劳动法。这样,德国许多大企业的职工,会在夏季集中休假。企业对此不能有任何情势的限制。(青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