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西市是德宏州所属的一个县级市,与缅甸毗邻,全市有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和汉族6个世居民族,总人口37万人。芒市则是潞西市下属的一个镇。
“芒市”一词最早呈现在明正统年间。据《芒市历代土司简史》记录,当时管辖的范畴“正东起自石头山,东北以怒江为界,包含勐弄、平戛、象达等地。南方至勐牙、勐板等地,西至御冷河和芒市河相交处。”芒市之名始于此,一直沿用至今。 在当地,“芒”还寓意着“民族团结、和睦相处”的意思。
其实,“芒市”在国内外的著名度和美誉度远远大于“潞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滇西抗战和1956年周恩来总理与缅甸吴巴瑞总理在芒市主持召开的中缅边民联欢大会,使“芒市”这一边境重镇名扬东南亚和世界各地。而芒市宾馆、芒市机场、芒市会堂、芒市广场等诸如此类的名称大批亮相街头,使多数外地客商只知芒市而不识潞西。
因此,有关专家学者和部分官员建议,将潞西市直接更名为芒市。学者认为,千百年来,“茫”和“芒市”从部落名称演变为各民族共同应用的地名,具有团结、和谐、牢固的意思,凝结着各民族的精力智慧。更名后能够打消地名混杂,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有利于对外宣传,加强著名度。 在一份对潞西市4751人进行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同意恢复历史地名,将潞西市更名为芒市的支撑率达96.96%。
2009年2月5日,潞西市正式启动更名程序。中国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批准潞西市更名为芒市。目前,潞西市正着手各项市名更名工作。
历史上,潞西市就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要塞,是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中印输油管道三大通道的出入境的必经之地,随着泛亚铁路西线、中缅油气管道、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的建设,加之德宏州欲把芒市机场打造成国际航空港。届时,更名后的潞西市将在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来往中施展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