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前日颁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征求看法稿)》,拟将食盐中碘含量的上限下降,并表现各省可以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断定合适本省的碘盐浓度。四川人群碘营养大于合适程度。
昨日,卫生部处所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疾控中心处所病预防把持所所长邓佳云接收《成都商报》专访,介绍了我省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取得的明显成绩。他表现,四川自然环境缺碘,通过食盐补碘是必须的。
两次调查 略大于合适程度
邓佳云参加过该征求看法稿编制讨论。“全国人群碘营养程度总体处于可接收程度,不宜大幅度下调。”食用盐碘含量的调剂与2005年全国第五次碘缺乏病监测成果等有关。当时的监测发明,四川等省(16个)8~10岁儿童尿碘处于“大于合适程度”。在四川30个县抽样调查1200个8~10岁学生的尿碘程度,平均碘含量是240微克/升。去年,四川省又做了18000余名8~10岁学生的尿碘测定,平均尿碘程度大约为210多微克/升,略大于合适程度。
尿碘不仅受碘盐摄入量影响,还受含碘食物、药品摄入量等的影响。碘过量可使甲亢的危险性进步;可使隐性的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转变为显性疾病;长期碘过量可使甲减或亚甲减患病的危险性进步。因此有必要适当下调碘盐中的碘含量。
为啥过多 跟生活程度进步有关
邓佳云向成都商报记者介绍,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四川人没有吃碘盐的意识,但是也没有严重的碘缺乏病。这是因为自贡、乐山等井盐自然含有必定的碘,但20世纪70年代井卤逐渐枯竭了,然后人们吃不含碘的岩盐。后来,碘缺乏病引起了器重,包含四川在内的多个省份开端在食盐中加碘。当时四川在食盐中参加五万分之一到两万分之一的碘化钾。1995年下半年,我国开端履行“全民食盐加碘”,全国统一了食盐加碘量。经过多年努力,到去年,四川98.9%的县实现了打消碘缺乏病目标,儿童智商进步了10个智商点。
为什么近年我国从缺碘发展到不少地区碘营养过量?邓佳云分析,这几年人们的生活程度,和20世纪80年代不可同日而语了。人们膳食结构多样性,营养程度进步了,特别是肉食性食物,让人们摄入了更多的碘。20世纪80年代人们吃的食物重要是当地的,现在吃的是全国各地的,甚至有海外的食物,海产品的摄入也在增加。
调剂方法 各省可高低浮动30%
据介绍,此次颁布的《食用盐碘含量》重要有以下变更:规定了我国目前应用碘酸钾作为碘强化剂;将食盐碘强化量为每千克20毫克到60毫克(以碘元素计),修正为食用盐中碘含量的平均程度(以碘元素计)为每千克20毫克到30毫克。
新标准的重要研制人认为,每千克20毫克到30毫克的范畴可供各省选择的平均程度有多种。即使是严重碘缺乏的西部地区,如选用30mg/kg,碘的摄入量也足够。此外,新标准断定科学补碘、因地制宜的原则,因此各省可以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断定合适本省的碘盐浓度(平均程度),碘盐中碘含量的容许波动范畴为加碘程度高低浮动30%。
特别提示:
自然环境缺碘 四川人必须补
邓佳云强调,四川自然环境缺碘,没有一个高碘地区,必须补碘。碘缺乏的迫害,绝对大于碘营养过量。对因疾病不宜食用碘盐的人,成都增设了非加碘食盐销售点。重要的是保护绝大多数人的健康。目前,由于事关新生儿智力发育,四川有关部门已加强了对孕妇、产妇和婴幼儿碘营养的监控。(成都商报 余文龙 王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