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造“名园”的同时,以打造“名山”为目标,按照国家级山地旅游度假区的定位,制定了老界岭风景区总体计划和详细计划,投资1.4亿元的老界岭综合旅游开发项目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按照中国北方漂流中心的定位“名漂”鹳河漂流计划实行也正稳步推动。西峡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旅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段文汉高兴地说,我们始终保持“政府领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配合”的旅游开发模式,形成了以“三名”景区为龙头,龙潭沟、石门湖、老君洞、五道 、滑雪(草)场等十多个特点景区互为点缀的建设格式,旅游产业发展浮现出“众星捧月”之势。
践行“西峡经验”,沿着“三名”战略,把特点做优,精品做强,品牌做响。目前,西峡已拥有4A级景区3家,3A级景区4家,形成了“一环四线”精品线路,春可游山、玩水;夏可漂流、避暑;秋可游园、品果;冬可滑雪、狩猎,全年都可赏龙 、观洞、戏水、度假,一年四季,季季有景,365天,天天可游。西峡旅游品牌在省内及周边省市引起强烈反应,当前,该县省内客源市场稳固,陕西游客大幅增加,湖北、山西游客稳步增加;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已有相当数量的团队游客慕名而来,成为新的客源增加点,西峡的省外游客比例和客源半径不断扩大,以旅游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增势强劲,三次产业结构达到了15.3 64.5 20.2。
——西峡旅游最具潜力的拓展与延伸
品牌之四:工业游
——西峡旅游最具潜力的拓展与延伸
投资6000多万元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全国一流的浓缩丸主动化生产车间;浓缩伏牛山千种宝贵中药材的中草药标本展馆;斥资4000多万元、占地1600亩的百草园;高耸入云的医圣张仲景巨型雕像……独具特点的宛药工业游令一批又一批的远方游客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宛西制药公司上世纪90年代末就在西峡北部山区建立了800多亩山茱萸生产基地,这个基地不仅是生产的第一车间,更是企业对外宣传的形象园和观光园。去年公司又在厂区附近的山坡上建起了1200多亩的中草药植物园,种下了1300多种宝贵中药材,成为浓缩800里伏牛山“天然药库”中药材资源的精品园和观赏园,同时还在园中建起了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厂区和中药植物园浑然一体,成为集生产、科研、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工业园区。
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行业之首的河南西保冶材团体在企业获得大发展后,累计投资3亿多元,在县城西郊建起集生产、科研、办公、生活于一体、占地500亩的工业园区。同时也成为县城鹳河游览区上一个新的旅游观光点。据不完整统计,3年来,已有全国20多个省市和近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客商、专家等各界人士到西峡体验工业游的魅力,通过工业游,感知西峡工业发展的宏大潜力,先后有100多个项目落户西峡。
——西峡旅游永葆青春的“活力磁场”
品牌之五:“大旅游”服务
——西峡旅游永葆青春的“活力磁场”
按照“把游客引进来,让游客乐起来,使游客留下来”的请求,西峡县切实强化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拉长链条,完善功效,进步旅游产业化程度。
鼓励景区、宾馆、旅行社及农家宾馆上档升级,是西峡确立的“大旅游”战略工作重点。每提升一个A级或一个星级的给予10万元重奖,对有突出贡献的旅行社、组织或个人及优良的农家宾馆等都给予物质或政治声誉等嘉奖。为全面提升旅游服务品位,该县还通过广泛开展评选“最佳服务景区”、“最佳导游员”等运动,每年评选出30名优良导游员,享受3600元的政府津贴,进一步提倡文明规范服务理念,打造和培养旅游优质服务品牌。
为加快景区的深度开发,县财政每年拿出不少于2000万元的资金用于景区的深度开发,并和谐相干部门负责完善路、水、电、通信、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每年投入1000万元开展旅游宣传推介,主攻主流媒体,开展主题运动,对接重要旅行社,与客源城市建立长期牢固的合作关系,巩固省内市场,开辟国内市场,西峡旅游申明远播。同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完善服务功效。全省首批5个游客中心之一的太平镇游客服务中心已经建成投入应用,该县正集中力量,在县城高标准建设高品位的游客招待服务中心,不断完善双龙至二郎坪农家乐游客服务中心,现已建成较大旅游宾馆20余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3家,农家宾馆近600家,星级农家旅馆80家,日招待才能达到3.5万人次。西峡力争用3年时间建设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游客集散中心、休闲中心、娱乐中心和服务中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