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2日电 (吴志军 郝成涛 陶社兰)由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贺福初院士领衔的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肝癌研究范畴又有重大科学发明:在人类染色体的一个特别地位发明了一个容易导致肝癌的易感基因区域。
在军事医学科学院2日举办的消息发布会上,蛋白质组学国家功效基因组学课题组研究员周钢桥介绍说,这一重大发明不但有助于科学家们深入解析肝癌的发病机制,而且为肝癌的风险预测、早期预防和个体化治疗以及新型高效药物的筛选供给了理论根据和生物靶标。
这一重大研究成果的出炉,发出了中国科学家在人类重大疾病易感基因研究范畴的最强音。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 遗传学》2日在线颁布了这一具有世界领先程度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肝癌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后果最不幻想的肿瘤之一。中国事肝癌高发国家,每年新发病例30万,占全球肝癌新发病例的半数以上。
为找到并确认容易导致肝癌的遗传易感基因,周钢桥带领的课题组联合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等10多家单位的100余位科研人员,在国内5个肝癌高发区收集了4500多名肝癌病例和对照个体,应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在全基因组范畴内进行了系统的筛选和实验验证。经过两年多潜心研究,他们在人体第1号染色体的一个特别地位发明了一个由多个基因组成的区域,这个区域是容易导致肝癌的“罪魁祸首”。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贺福初表现,这项研究是国际上首次基于大范围人群和全基因组程度的肝癌易感基因的筛查研究,所应用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技巧是目前全球科学界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拉网式搜寻重大疾病易感基因的研究方法。此前,欧美多国利用该技巧已经发明了近70种重大疾病的易感基因。
据知,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致力于包含肝癌在内的多种肝病的易感基因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过去10年间已经在乙型肝炎病毒沾染的慢性化和重症化等要害环节找到了易感基因。这次发表于《自然 遗传学》的论文是该团队近两年发表的第11篇《自然》子刊论文,是肝病易感基因范畴的又一重大原创性成果,进一步巩固了他们在此范畴的国际领先地位。
贺福初表现,军事医学科学院将集成过去多年的研究成果,加大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向人群利用的转化力度,积极造福于大众。(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