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中国严防携带HDM-1基因的“超级细菌”

时间:2010-09-09 18:28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中国卫生部8日说,中国卫生部门正在严密防控最近在一些国家致多人感染的携带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全力避免中国成为重灾区。

  中国卫生部有关负责人在回复新华社记者采访提问的电子文本中说,针对“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入侵和扩散问题,卫生部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并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中国卫生部要求所有医疗机构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避免抗菌药物不当使用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卫生行政部门正在切实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加大对医疗机构贯彻落实有关规定的监督检查力度,并要求成立临床合理用药质量控制中心,充分发挥质控中心在推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中的作用。

  中国卫生部表示,医疗机构正在加强对免疫力低下或危重患者,特别是有相关流行病学史患者进行致病微生物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及时采集标本,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卫生部细菌耐药监测网的网络医院正在进一步强化致病微生物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对于“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阳性的检测结果,必须在12小时内向卫生部细菌耐药监测网报告。

  卫生部已要求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本辖区细菌耐药监测工作,组建省级细菌耐药监测网,及时与卫生部细菌耐药监测网交换监测信息,实现数据共享;在重点城市遴选重点医院作为监测点,配备必要的检测和分析设备,快速出具检测结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有关方面正在强化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等手段,预防和控制耐药细菌的传播。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肖永红说,“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引发的是感染性疾病,可以使免疫力低下或者危重患者在一定条件下致病,但它并非传染病,一般不会引起正常健康人群发病,特别是不会像非典、甲流等传染病那样在人群间传播,公众不必恐慌。

  中国卫生部于2005年成立“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与“抗菌药物应用监测网”,目的在于掌握中国抗菌药物应用与细菌耐药状况,制定相应管理措施,为临床抗菌药物选择提供技术支持。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已有约150家医院加入了细菌耐药监测网。

  滥用抗生素被国际医学界视为致使耐药性“超级细菌”出现的罪魁祸首。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细菌整体耐药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根据肖永红等人的调查研究,中国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数量仅约占20%;中国的抗生素原料人均年消费量是美国的10倍。

  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处新闻官陈蔚云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应实施医院感染控制措施,贯彻谨慎使用抗生素的政策,以限制多种耐药性菌株的传播,减少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机会。

  截至目前,携带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致病报告绝大多数在南亚地区,另外在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瑞典、日本等国也已出现。

  陈蔚云表示,该“超级细菌”也可能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但目前还没有被发现。目前世卫组织对该“超级细菌”的情况掌握不多,正在做进一步的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警告说,抗药性细菌正日益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可能影响许多传染病的控制。一些致病菌(多药耐药细菌)对许多常用抗生素产生了抵抗力,给疾病治疗造成特殊困难。(周婷玉 王建华 田颖)

相关阅读
  • 中外科学家新发现6个银屑病易感基因
  • 疾控专家:“超级细菌”不会在普通人群中流行
  • 美"人造生命"小组发明简单有效基因合成技术
  • 超级细菌为何接连出现?
  • 世卫组织:超级细菌感染者预计远不止被通报数目
  • 中外基因科学家欲捕捉双胞胎遗传信号
  • 北京今年内建立“超级细菌”监测网络
  • 日本确认首例超级细菌感染病例

    • 上一篇:专家提醒:四类儿童不能注射麻疹疫苗
      下一篇:江苏一中学28名学生食物中毒 食亚硝酸盐所致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