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中,没有哪种像碘一样,与一个叫做甲状腺的器官如此密切。作为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合成后者的重要原料便是碘。甲状腺激素能调节人体各种代谢,保持细胞生命运动;它能增进婴儿生长发育,缺乏会导致“呆小症”及智力低下,分泌过多则会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俗称“甲亢”。
有意思的是,碘的摄入量会影响甲状腺激素分泌量。换言之,甲状腺够娇气,过高或过低的碘,均可能引起甲状腺功效的异常,碘摄入过低会导致碘缺乏疾病,食盐加碘预防的正是它;碘摄入过高可能与甲状腺疾病的增加有关系。
甲状腺癌重要分为4种,最常见的是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前者占60%,呈低度恶性,常见于年轻女性;后者约占20%,中度恶性以中年多发。它们与碘摄入量的关系,同样是医学界长期热议的学术话题。许多国家对此都有研究,但因地理、种族、饮食特点、碘盐供给量等因素的差别,成果报告亦不尽雷同。
1977年,英国威尔士国家医学院威廉斯医生在冰岛和英国阿伯丁郡进行过调查。成果显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的发病率,会受到膳食中碘含量的影响,高碘摄入区乳头状癌多有产生。美国北加州甲状腺癌症研究中心,曾对旧金山海湾地区1995年~1998年间罹患甲状腺癌的妇女进行过调查。成果恰恰相反,碘摄入增加,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产生风险下降相干联。
上述研究,并未彻底答复碘摄入多寡是否影响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去年8月,《激素》杂志发表了一篇综述。作者详细回想了30年来全球各地就碘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所作的研究。他指出,据现有成果看,碘缺乏地区滤泡状癌的产生风险高,碘摄入过高地区乳头状癌的产生风险高。注意,这仅表现甲状腺癌各亚型具体比例的变更,例如随着碘摄入的增加,乳头状癌发病率会明显增加,滤泡状癌发病率则会下降。
史密斯总结说,全球各地甲状腺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没有充分证据证明碘摄入量会影响甲状腺癌的发病率。
在中国的碘与甲状腺疾病研究范畴,最著名的专家当属中国医科大学滕卫平教授。2006年,其领导的团队发表了一项研究,对辽宁盘山(轻度碘缺乏)、辽宁彰武(碘超足量)和河北黄骅(碘过量)共3761名居民,进行了为期5年的风行病学调查。成果发明,碘超足量和碘过量,均可诱发和增进甲状腺功效减退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产生和发展。他进而指出,高碘地区甲状腺癌高发的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
我们到底吃不吃加碘盐?在欧洲,在是否食用碘盐问题上,多数国家大众具有自主选择权。对国人而言,当务之急或是增加非碘盐的市场供给和销售点数,让大众拥有一个选择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