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了,底本应当好好放松一下,但有同学却依然情感烦闷、焦虑不安。“感到好烦啊”、“不知道为什么,我不想和同学接洽”,团省委“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心理咨询专家郁辉辉介绍说,高考后常会遇到以此为开场白的电话咨询,郁辉辉分析说,这类情感状态倾诉的背后往往是学生自我认知不清楚、自我评估不稳固、自我回避等心理问题的一种表现。
心理落差大患得患失较广泛
常与学生交换的郁辉辉发明,高考结束后,心理落差大和患得患失这两种心理表现在学生中比较广泛。
去年有个高考女生,在第一、二次模仿测验施展都不错,信心满满去参加高考,成果考第一门语文,感到考砸了,郁辉辉介绍说,当时这位女生咨询中表现“接下来想看书筹备后面几门科目测验,却老是走神,全部人就是放松不下来”,所有科目考完后,她还是处于焦虑之中,睡不着觉,不想和同学会晤,害怕大家谈论测验标题。在郁辉辉看来,类似这样的女生存在抗压力不够的问题,心理较脆弱,常常选择回避现实的方法面对。
患得患失则表现为,重复想着“我好像作文跑题了”、“那道公式可能用得不对”、“是不是应当英语浏览再检查一遍呢?”郁辉辉说,考完第一门科目就着急翻书对答案,这可是测验大忌,一方面浪费时间,再则患得患失的情感会影响接下来的测验。即便测验完了,还是放不下,甚至因此心情烦闷,性格特别大。
-建议领导学生独立思考
青春期的年轻人正处在自我认识的逐步形成阶段,充满了自我评估不稳固、自我认知不清楚、自我感很弱等等困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智不成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正确领导,郁辉辉表现,否则这样的心理因素很容易导致上述种种问题。
心理问题单靠简略的几句话解决不了,但我们可以给出一个方向让学生自己思考,郁辉辉说,“电话咨询中,我们会对表现不安和困惑的学生以提问的情势领导”,让学生多思考,而且是多独立思考。(记者李劼 通信员许双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