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新报报道,近日,深圳“疑嫌红包少,缝产妇肛门”事件引起高度关注,由此引发的医德大讨伐声势浩大。
2日,天津市一家医院的妇产科医生讲述了收红包的内情。对于这个话题,这位医生起初有所顾忌,但最终还是接收了采访。他说,他愿意为净化医疗业的行风做出一点努力。
据其介绍,收红包现象曾一度广泛,近年来,由于国家治理越来越严,这种现象少了很多,但是在人情社会,有些红包是不能避免的。对于医生来说,这也是一种比较稳妥的收入起源。
医生自述
收了红包尽量做剖宫产
以前,像收红包这样的事,不少医务人员都有过,重要是社会风气的问题。患者要做手术了,家属不给红包,就不放心。特别是我们妇产科,生孩子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喜事,人们更愿意把事情办得顺顺当当的。近年来,国家对医务人员收红包管得越来越严了,医院出台了好多措施,一旦发明麻烦挺大的,收红包的也明显少了,但也还是有一些的。
就拿剖宫产来说吧,现在,市卫生局严格限制剖宫产率,但凡能顺产的,都不容许做剖宫产。现实生活中,不少患者害怕顺产的疼痛,强烈请求剖宫产,就来求我们。对于医生来说,对于患者病情的描写是有一些伸缩性的,也许向这边靠靠,就符合剖宫产的请求,向那边靠靠就不行。此时,如果收了红包,医生就会尽量让患者实现剖宫产手术。这种红包,医生也敢接,毕竟是患者自愿的,不会送完红包再去举报。
“贪心”医生故意恫吓家属
红包的多少是不定的,得看患者的经济实力、心气,还得分医院。有的病,医疗资源紧张,患者住院都费劲,红包送得就多。一般的妇产科手术,少则一二百,多则上千,像我们这种小医院,顺产费用2000元,剖宫产费用3000元,红包顶多1000元。我还没遇过上千的红包。
医生收红包通常是在手术前,与患者家属一对一交代病情的时候。这就要看医生的医德了。良心好的医生,会客观地交代病情,贪图红包的,会把病情说严重,把本来千分之几的概率说成百分之几甚至十分之几。一般情况下,患者家属的医疗常识不多,禁不住恫吓,就把红包送上了。
陌生人的钱一般不要
我说的这都是过去的现象了,现在的医生靠恫吓赚红包的情况比较少。很少有红包是恫吓就能得到的,陌生人的钱,我们一般也不敢收。不知根不知底的,怕人家前手送了钱,后手去举报。但如果是患者或家属托了中间人找来的,送的红包一般不好拒绝。中国事人情社会,作为中间人,帮人办了事,往往不愿意搭人情,而托人办事的,也不愿意欠人情,这种红包收起来也比较放心。
其实,在医院工作,不收红包是种功力。别说医生、护士,就是一般行政人员,也会经常被人求,比如帮人找找专家、安排床位什么的。中国人的惯常思维是,托人办事了,就得送红包。在这种情况下,完整拒收红包是很难办到的。
社会呼声高不敢收了
现在,社会上禁止红包的呼声越来越高,我们一般也不敢收了。另外,作为一个受过高级教导的医务工作者,我也是有职业幻想的,救逝世扶伤的时候,也会感到很开心,很有价值。其实,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是不错的,只是社会上对我们误解太深了。
我就拒绝过不少红包。一对一交代病情时,患者家属把国民币卷成卷塞到我手上,我当场就拒绝了,基本不看多少钱。不过,根据国民币的厚度估计,约有几百元的样子。患者家属一般都很感谢,甚至有的出院时还会再送。作为医生,我对此感到很骄傲,人家在手术前给你送红包,那是害怕被算计,术后出院了再送,阐明是真心的。我还是没要,多几百元钱富饶不了,却失去了一个好口碑。我更爱好后者。
市民声音
不送,不踏实 送吧,不认头
就该不该给医生送红包问题,昨天,记者在一家医院附近随机采访了10位市民。他们一致认为,红包不该收,理由是看病住院已然如数交费了,这里面应当包含医生精心治疗的费用。但是,现实生活中,仍然有不少人送过红包。市民张先生就是一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