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炙手可热”的“京城最贵名医”张悟本一夜之间成了众矢之的的对象。这个从一出道就把自己包装成“中医食疗第一人”的“养生专家”,近日却被卫生部否定了其“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的身份。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程度的不断进步、健康观念的变更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老百姓对中医药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医养生保健的内容成了老百姓宠爱的一道健康大餐。老百姓信中医、用中医、吃中药,很多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中医药的方法进行预防保健和治疗。在北京开卷信息技巧有限公司今年3月份的“全国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上,排名前5位的书籍中有4本是养生保健类读物。
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生出几个林光常、刘太医和张悟本之流的“雷人”,其实不值得大惊小怪。
问题的要害是,无论是之前的林光常、刘太医还是如今的张悟本,他们怪异而荒谬的养生理论为什么就能得到包含高级知识分子在内的宽大受众所追捧?假医假药为什么总爱好打着中医药的旗帜?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认为,假医假药之所以总爱好打着中医药的旗帜,一是因为中医药植根于中国文化几千年,中国老百姓的文化气氛、文化土壤决定了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的这种医学的情感;二是因为中医药在几千年的实践过程中,确实在预防疾病和治疗相干疾病方面施展了重要的作用,老百姓信任它的疗效;此外,中医药有宽大的市场,中医药地区散布广泛,更接近于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的医疗花费程度,确实解决了一些问题。
点击张悟本的博客,记者浏览了几篇关于养生的文章,客观地说,尽管张悟本在给人做健康咨询时是个十足的“非专业”,不同的病人全开出一样的药方,但他有些文章的观点倒也不失偏颇,而且讲得的确深入浅出。面对这样的养生理念,如何去伪存真?作为医学知识有限的个人,应当如何去辨别这些被各种编制的名誉和身份的光环所笼罩的“养生专家”的养生理念呢?
中国健康教导中心副主任陶茂萱告诫大家,一方面大众,要对提出来颠覆传统的健康观念的人进步警惕,要看看他这种观点能不能拿出科学证据。另一方面要看看宣讲的人资格是什么,他有没有医学或营养学的背景。可以咨询相干政府部门,通过这个道路来懂得有关方面的情况,也可以从相干专家方面来懂得情况。比如宣传说吃这几种东西可以治高血压,我们可以听听医学专家的见解。此外,还要看他宣传的内容是不是一药治百病,或者某种东西可以治多种疾病,如果是这样就是有问题的。
温长路认为,如果不能领导老百姓从进步国民科学素质上着手,社会还将持续存在着张悟本现象。在卫生部去年做的关于国民健康素养的调查中,整体具备健康素养的群众只占6.48%,也就是说100个人里还不到7个人。在这种低程度的文化积淀上,大多数老百姓都无法鉴定哪些理论是对中医的曲解和歪解,如果我们的科普工作不能让老百姓充分控制这些基础的养生知识,老百姓将凭借自己的习惯去接收,最终走向误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