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之旅是玩笑话,因为昨天(9日)“绿色旅游”中有一条线,从小武基垃圾转运站到高安屯垃圾焚烧厂,从大兴留民营垃圾收集生产沼气,到嘉博文生物科技公司处理餐厨垃圾,参观都与人类的放弃物有关。
家住海淀双榆树的朝春山,一早儿赶到北四环外的聚集地点。他告诉记者,“留民营的沼气利用很早就有耳闻,这次算是了了心愿。”上世纪80年代,朝春山曾经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工作,那时环境保护刚开端器重,还只是部里的一个局。由于工作的关系,留民营的沼气给他留下深入印象。
农民家里烧水、做饭、取暖全部用的是沼气?沼气能保证供给吗?垃圾是不是也同粪便一样入沼气池?仿佛是“十万个为什么”,朝春山一直问个不停,当地导游一一给予说明。在沼气站,听说这里沼气是七村联供,朝大爷频频点头,连连夸赞农村的垃圾粪便能处理到如此程度,生态第一村“果然名不虚传”。
小武基垃圾转运站,是北京市东南部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核心环节和龙头,目前负责处理崇文区全部及朝阳区部分生活垃圾。城市每天大批的生活垃圾,经过这里的粒径分选、光谱分选等工序,最终将可回收部分重新收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转运站负责人介绍情况时,只见一位姑娘奋笔疾书记得格外仔细,一探听,这位叫孙利娜的女孩是东华大学的大三学生,本身就是学环境专业的。小孙告诉记者,“垃圾和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我的毕业论文就想研究这个内容。所以从网上看到这消息,马上就抢先报了名。这样的机会实在难得。”小孙流露,她的好几个朋友,都因为名额满了,没能成行。
餐厨放弃物、过期食品、罚没肉品、果蔬残渣,经过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机,最终神奇地变成饲料和肥料。这让市民代表大开眼界。据流露,这座我国范围最大、日处理可达400吨的高安屯餐厨放弃物处理站即将正式启用。
大家每天都扔垃圾,可垃圾扔到了哪里,又经过什么处理,许多人并不明白。一位在中央单位工作的王女士对记者表现,“看完以后很震动,如果大家知道垃圾后期处理如此费劲,我信任,确定会有更多的人在源头就注意分类,实现垃圾减量化。”
许多市民代表给“绿色旅游”留言时一再建议,有关部门今后多组织此类运动,让市民懂得城市垃圾处理的艰巨过程,这样大家才会真正参与进来,共同推动全社会的节能减排。 本周热门旅游景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