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员”——重复诊疗提示和治疗安全警示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医院存在的过度医疗,尤其是医院之间由于临床信息不能共享等因素造成的重复检查、化验、用药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医联工程建设的初衷。”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任陈建平告诉记者。
在上海市第十国民医院,门诊医生开方后,如果处方药物和病人之前在其他医院开具的药物存在必定配伍禁忌,或存在与诊断成果相干的禁忌,或病人可能存在过敏等,医生的电脑屏幕上会呈现一个“黄灯”;如果严禁应用,屏幕上立即会弹出警告窗口请求医生改正。“一条提示可能就避免了一场医患纠纷。”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李萍告诉记者,“即便是老医生,也可能对许多新药品懂得不够,系统开通后大家都感到特别方便、好用。”如今,“医疗治疗安全警示系统”已经在更多市级医院上线应用。
患者在任何一家联网医院就诊时,系统会实时主动提示告诉门诊主诊医生这名患者在其他医院一个月内的同类检验检查信息,还有两周内重复或超量用药等诊疗信息,“同类检验检查提示系统”正在成为医生大处方、滥检查的“紧箍咒”。系统笼罩了29个常用检验指标、CT等大型影像学检查项目,并将上海医保用药全部纳入提示范畴,重点提示抗生素类药品应用。在上海第六医院试运行一个月间,系统即每日主动提示医生近期检验检查和用药550余次,医生采用率在8%至60%之间,仅这一家医院单月就为患者节俭诊疗费2万元。(仇逸)
相关阅读